2)第1379章 摘桃子_唐朝好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盐的时候,直接把盐税加在盐价里了,盐商买盐的时候,交税填盐票,凭这票引,就是交税证明,可以合法贩运盐,没有票引,就是私盐,一经查处重罚。

  原来茶专卖也差不多是如此,茶民制茶,商人贩茶,茶民不需要把茶卖给官府。而是茶商买茶时,申报衙门,纳税开单,开的单子就是茶引。每批茶都有相应的官府引文,有引文才可以销售贩卖,这相当于商品的售卖许可证和完税证明,没有茶引,就要重处。

  茶税为十税二,直接在茶售价上加价两成为税。

  糖、酒、瓷器都是如此,需要糖引、酒引、瓷引,官府并不需要如盐一样,把这些商品先收购到官仓再卖,而是直接在交易的过程里发盐引收税,控制的环节减少,生产者和贩卖间之间更加自由,对市场影响不大。

  至于蚕茧专卖,张超则反对。

  认为天下百姓都种桑养蚕缫丝纺织,家庭手工占据了很多市场份额,如果朝廷对此征税,对普通百姓影响很大。

  而那些规模大的缫丝厂、纺织厂,则也在经营过程中,向朝廷交纳了所得税等,因此没必要再特别征税。若是皇帝坚持,那他认为可以对那些规模较大的缫丝厂、纺织厂提高些税收,对这些行业的作坊,把所得税从两成,提高到两成半或者三成。

  王承恩宣读完。

  御书房很安静。

  四次御前会议,君臣谁也不肯让步。

  但张超却拿出了一个新的方案,一个两边都互相退让一步的方案。

  但这不算是和稀泥。

  “房相觉得如何?”承乾问。

  房玄龄看皇帝的态度有所松动,当下心中高兴。“陛下,臣以为首相的提议很不错,以此方案,朝廷收回发钞权,将糖酒瓷器等列为特别商品,多征税收,增加了收入,而茶农茶商等虽利润减少,但不至于受到太大影响。”

  影响肯定是很大的,但既然如张超这样最大的茶商、糖商、瓷器商都愿意退让,那么朝廷有何理由还要步步紧逼不肯退让呢。

  翰林院长马周也赞成张超的这个计划,互退一步。

  大家都不愿意就此僵着,更不想看到皇帝的诏令再一次被驳回。驳回一次,那么还没什么。

  可皇帝诏令连续两次三次的被驳回,这就是要出大事了。

  现在张超主动提出一个台阶,当然是好事。

  房玄龄和马周两人都带头静态,褚遂良、岑文本、许敬宗等也都同意。

  承乾望向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脸上没什么表情,其实心里还挺郁闷的。

  好不容易才下定决心,要硬刚一波,结果张超一道奏章,就把这事给平息了。

  现在张超已经给出了这么好的条件,承乾也没有理由再坚持。

  再坚持,那承乾虽是皇帝,可也不占理。

  之前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