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二十五 选择性物种灭绝与新耗散结构体_我当上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比起两性生殖,多性生殖并不是非常优秀的繁殖策略,这种多性生殖的方式,主要出现在一些变异很快的原始病毒、细菌身上,它们靠着强大的变异能力,因而很难被生物体免疫系统杀死,每次总有一小批病毒残留而下,变异之后获得更强的攻击性。

  总而言之,无论在什么样的星球,只要是碳基生命体,而且具有DNA链,那么两性繁殖往往是那最优秀的繁殖策略。

  两性繁殖的出现大大加速了生物体的进化,随着两性生殖比例在所有生物演化中的比例上升,物种的数量也开始了爆炸式的增长。

  物种复杂性的增加,也增加了生命体在多种复杂环境下存活的几率。

  当时间回到了我进入希尔伯特空间的时间点时,我让蒂兰圣雪停止了时间加速,而是静静地望着希尔伯特空间外的星球上那丰富多样的生物种群。

  在陆地上,已经开始有蕨类植物出现,尤其是在沿海与沿湖沿江一带,绿油油的植物已经占据了大量的地盘。而在这些潮湿的蕨类植物附近的水草丛中,则有身体笨拙,四肢还没有发育完全的两栖类生物缓缓爬动着。

  在动物中几乎没有六条肢体的动物,这是因为生物进化到深海鱼时,因为方便游泳加大推力减少阻力,最后进化出了前后鳍各一对,这是生物进化的需要和选择,所以脊索动物进化没有选择六条腿,于是,从脊索类动物进化而来的脊椎动物也只有四肢。

  在我进入书内之前,我的分身就已经按照的理念,以模仿真实地球环境的方式去塑造新地球的环境来让生物按照我希望的方式进化,现在看来我的分身做的非常出色。

  当然,虽然我的分身很出色,但也并不意味着新地球上的所有物种就真的都按照真实地球上的方式进化着。

  比如说,在羽扇大陆东北部的一处裂谷底下,就出现了一种独立演化的植物种群。

  由于在羽扇大陆东北部接近寒温带,在沿岸寒流影响之下,气温较低,在羽扇大陆东北部的裂谷之下,出现了一种“黑暗植物群”,这种植物群生长在两千多米的裂谷之下,裂谷的缺口呈喇叭形,越往下越大,而在上方则较小,由于缺少光线,在这个裂谷之下生长出的蕨类植物的原叶体普遍都是紫黑色,其内部含有大量络氨酸反应形成的黑色素,而这条绵延三千多公里的大裂谷的下方,几乎都是黑暗的植物种群。可以想象,日后如果在这裂谷下方出现了森林,也必然是黑色的树叶,会演化成一片货真价实的“黑暗森林”。

  “真是有魔幻风格的植物分布呢。”我在裂谷的正上方仰望着裂谷下方漆黑无比的植被群,不住地感慨道,“不过,生物进化的速度好像有点慢,即便到了现在,陆地上的种群数量也非常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