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五十七章 船头对敌_清末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是最低要求,实际上要想获得智利的订单,性能要求必须是超过这些最低要求的,同时造价也不必须比英国人低。

  为了争夺智利的订单。国内的几家大型船厂也是各显神通,参与竞标的主要有上海造船厂、青岛海军造船厂、广州造船厂、天津造船厂、淞沪造船厂,这些几家造船厂都是国内有着制造三千吨以上军舰经验的造船厂了。

  最先提出设计方案的是民营的淞沪造船厂,他们的实力在国内一票造船厂里比较弱。所以是希望尽早出击,争取智利人的好感。

  他们提出来的设计方案是以国内的桂林级穹甲巡洋舰为蓝本,吨位扩大到了三千两百吨。适当的加强了装甲厚度以及火力,比如原本的桂林级穹甲巡洋舰只有一门两百毫米的主炮。但是他们却是加强到了两门两百毫米的主炮。

  但是这个设计方案送到智利人那边的时候,他们一看只有两门两百毫米的主炮。立即就是给否决了。

  这一次竞标中,几家国内的造船厂显然是陷入了一定的误区,首先他们是用以往的经验来设计战舰,以往的经验里,三千吨这个吨位的话都是巡洋舰的吨位,而帝国的巡洋舰向来都是火力不强,注重的航速以及续航能力,同时还有适航性。防护以及火力只要过得去就行了。

  这不是说这种巡洋舰不好,实际上英国法国等强国的巡洋舰,基本也是这个模样,为什么?

  因为对于海军强国而言,两三千吨的巡洋舰就是用来护航、彰显武力的,从来就没指望过他们能够上战列线参加决战。

  所以注重的不是防护性能以及火力,而是航速、续航能力、适航性这些。

  帝国虽然没多少海外的殖民地,也没有什么航线需要保护,但是帝国海军的巡洋舰,依旧是和其他海军强国差不多的。

  把两三千吨的战舰当场主力舰建造,弄成和早期的盘古级或者炎帝级那样的铁甲舰,然后送上战列线参加决战,这已经不是帝国海军最追求的事了。

  但是其他国家的海军,他们却不是这样。

  对于阿根廷、智利、巴西这些没有工业基础,国家实力徘徊在三流以后的小国而言,两三千吨的战舰就已经是他们的主力舰了。

  上一次阿根廷采购的一千八百吨的近海铁甲舰,就是属于毫无疑问的主力舰。

  这一次智利人想要采购的战舰,对于他们而言同样是属于主力舰的范畴。

  因此,防护性能以及火力这两样才是重点,其他的航速、续航能力以及适航性则是属于次要的。

  他们要的是可以参加决战,威胁敌国大型船只的主力舰,而不是可以跑上万海里的巡洋舰!

  所以这种背景下。上海造船厂那边为智利人量身打造的设计方案就是获得了智利人的青睐。

  上海造船厂的设计说不上多新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