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60章 峰会_大时代之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决然地跨专业选修了难度极高的研究生课程——宏观经济学。

  这还不算。

  为了证明自己厉害,两人挑好了课程之后,谁都不去上课。不仅不上课,一学期下来,谁都不许学习与宏观经济相关的内容。

  到了期末,快考试了。

  两人才约定好,同时发力。

  几天几夜不睡觉,拼命的学习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时,满分是100分,比尔·盖茨得了99分,鲍尔默得了97分。

  这个成绩让为研究生讲课的老教授很震惊,细查之后,才发现这俩人一堂课也没上过,一个是大一,一个是大二。

  再一细查,发现这俩人别的课也不上,天天逃课。

  而这俩人门门课都是A。

  “花最少的时间来获得最高成绩,是我们当时的拖延游戏。”

  说到这件事时,比尔·盖茨掩饰不住得意。

  鲍尔默则一脸的愤愤不平,表示自己当时发挥不佳,这才导致分数低了2分。

  周不器听了这个故事,有点麻了。

  他当初组建十校创业联盟时,采用了交叉混合的选材方式,考察了能力、韧性、眼界、包容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尽可能地挑选出那些不以学业为重、不怎么上课却也能够有出色成绩的“天才”。

  结果证明,他的选择比较成功,绝大部分人都能独当一面。现在成就比较低的,也就是薛宝珊、陈东和孟厚坤了。

  宝珊是婕妤传媒的副总,陈东和孟厚坤是紫微星的M5。

  可这一比较,差距就出来了。

  这比尔·盖茨和史蒂夫·鲍尔默,真是两个大奇葩!

  不说别的,跨专业、跳级的去选修经济学的研究生课程,还不准上课、不准学习……这神奇的脑回路,一般人真是想都想不出来。

  周不器觉得要是能早点知道这个故事,自己当年也用类似的方法来选材,说不定能组建起更出色的创业团队。

  国内不缺乏天才。

  缺的是把这种与世俗格格不入的天才筛选出来的机制。

  再一看身边的苗人凤和鲁肃。

  就发现这俩来自阿里的顶尖工程师,神色都有点自卑,有一种望尘莫及的感觉。

  周不器就很惊讶。

  果然是马老师啊!

  比尔·盖茨的语速这么快,他俩竟然能听懂?

  没一会儿,去了大会议室喝咖啡。

  没人落座。

  大家都是站着,相互寒暄,互递名片,周不器也收到了十几张名片,其中有一位女士叫弥娜·特洛特,是博客业知名公司六度空间的创始人。

  在主推六度空间的一款产品,叫Movable_Type。

  周不器还真知道这产品。

  其实就是博客的开放平台,算是全球这个方向最早的开放平台业务了,也是做的最好的,收入颇丰。

  非常贵!

  25个用户,售价美元。

  太黑了。

  这种定价也就是在发达国家,做一些企业级市场还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