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二章:不火才怪_一九八一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讲故事,传得神乎其神。

  这回成文革开口了,他不无骄傲道:“黄瀚就是我们三年级的故事大王,所有的同学都爱听他讲故事,你中午可以早点来上学,一起去我们班坐在我的位置上听故事。”

  毕竟是从小一起长大,比黄瀚大一岁高一个年级的刘小明就没有听黄瀚讲过一次故事,他倒是有几回讲故事给黄瀚听,因此根本不相信。

  道:“成文革,你太逗了,你才认识黄瀚几天啊!他会讲故事,我就应该会说《岳飞传》了。”

  成文革到:“《岳飞传》我已经听了三遍,我觉得黄瀚讲的故事比《岳飞传》好听。”

  “真的假的呀!”

  “我中午去接黄瀚上学也捎上你,到时候你就明白了。”

  一九八一年应该理解为神州大地复苏的前夕,依旧贫穷落后,没听说过三水县城里有哪户人家拥有电视机,只有为数不多的单位有这东西。

  其实有电视机也没啥大用处,经常收不到信号,有件事黄瀚记忆深刻,因为那是他第一次瞧见了电视机。

  为什么说看见了电视机,而不是说看电视?

  那是有原因的!

  考上了实验初中的姐姐有个要好的同学在八一年的夏天约她去看传说中的电视剧《敌营十八年》,姐姐特意带上了黄瀚跟着同学去食品公司去看电视。

  姐姐同学的爸爸是食品公司的办公室主任。

  黄瀚至今都记得那个屋子里乌烟瘴气,一台九寸的黑白电视前围坐了几十人。

  然而运气不好,无论怎么调,电视里就是没图像只有雪花,几十人居然一直等了一个多小时才悻悻而归。

  因此黄瀚第一次看电视的经历变成看了一个多小时那台丑陋的小电视机,太苦逼了。

  人民群众最大的娱乐依旧是看电影,电影院和人民剧场不管放什么烂片都是人满为患,单一部印度五十年代的电影《流浪者》就反反复复放了不知多少次。

  越剧电影《红楼梦》上映之时,一票难求,不少人骑着自行车赶五十里路前往临近三水县的海陵市,累死累活骑车大半天,仅仅为了一睹为快。

  其实三水县、海陵市的方言跟绍兴方言迥异,简直是鸡跟鸭讲,能够听得懂越剧唱词的人连百分之一的不足,即便如此也阻碍不了成千上万人纯粹瞎凑热闹。

  每逢六一儿童节黄瀚都会跟小朋友一起享受一场免费电影,要不就是西德电影《英俊少年》要不就是国产电影《红孩子》。

  八一年的娱乐之匮乏可见一斑,故而才有刘兰芳播讲《岳飞传》的时间段连犯罪率都直线下降。

  那是因为街上没什么人,大多数人包括街头混混都找地方听岳飞传去了。

  《射雕英雄传》的故事一直到两千年以后都经久不衰,娱乐性何其大也,哪怕不带感情色彩直接读书都能够吸引人。

  黄瀚不仅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