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九章:自来水_一九八一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六月十五日截止刚好黄瀚魂穿两个月,原本穷得叮当响的家庭已经攒了接近三百块钱。

  家里置办了家俬——旧“蝴蝶牌”缝纫机,存货有六十捆“劳动布”头、有一百二十套拉链、金属扣、背带,还有四十只成品“双肩包”。

  最近一个月赚得确实不少,现在是黄道舟赚钱最多,因为他平均每天送将近一百斤小龙虾去招待所,每天都能够进账八九块钱。

  卖茶叶蛋的利润比较稳定,每天维持在五块钱出头。

  由于黄瀚送了一只“双肩包”给王宇坚决不肯要钱,王宇爸爸干脆特意跟着儿子来找黄瀚再要了一只“双肩包”。

  然后他就把这个“双肩包”送给了经理,以下面乡镇分店的名义一下子批发到手五十套日光灯配件。

  因此黄瀚这段时间都是拿到的批发价,卖了近三十套日光灯,赚到手的纯利达到一百五十几块钱。

  这些装日光灯的活儿都是黄道武牵的线,他当然拿到了三十块钱的劳务费,这段时间口袋里都是“沪城大前门”。

  只可惜随着安装日光灯人家的增加,潜在的顾客越来越少,纵然黄道武到处游说,也无法避免揽活儿的数量急剧下降。

  这是没办法的事,日光灯一用就是十几二十年,算得上是一次性投资,黄道武能认识多少人?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

  家里有钱了,买房计划开始实施,张芳芬和黄道舟看了又看,相中了东大街上的两间平房。

  黄瀚虽然逆天,在父母眼里依旧是个孩子,黄道舟和张芳芬没有必要跟他商量如此大事,黄瀚之所以得知这个消息,还是黄馨告诉他的。

  这样不行啊!买房子自己一定要有发言权,否则不可能保持利益最大化。

  因为三水县三十几年的发展黄瀚了然于胸,哪些房子以后最值钱他当然知道。

  黄道舟和张芳芬从萧蔷妈妈那里打听到了好几个有街上房子准备卖的人家,这几天都抽时间去看过了。

  也跟人家聊了聊价钱,之所以没成交,是因为家里的现钱不够。

  毕竟赚到手的钱几乎有一半压了货。

  这年头不可能有人会跟你谈首付后再去银行按揭,必须是全款。

  黄瀚这半个月忙着学习弹钢琴,实验小学的同学们都说学钢琴的有可能两三个月都没有摸到钢琴的机会,连张春梅都这么说。

  可是奇怪的事情出现了,邱老师第一天给黄瀚上钢琴课就主动让他练习,邱老师还一直在旁边看着纠正黄瀚的指法,不仅仅没有训斥,还面露微笑。

  邱老师是真的满意收下的这个学生。

  因为她发现这个孩子是个有心人,居然已经熟读钢琴入门教材,只不过得不到练习的机会,都是纸上谈兵。

  因此她发现讲课的效果绝对不如让黄瀚动手弹琴有意义。

  黄瀚练得很认真,他现在的记忆里好得很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