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3、七十五章_失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不出来啊,陆哥这么浪呢。”

  热黑也一脸不敢相信:“每年汇演他都不去看那些姑娘撒,藏这么深?”

  丁琎转头看周轶,要说吃惊他当仁不让。

  陈怀景听着他们商量要先去哪个乡镇,他嘴里嚼着风干牦牛肉,直接说道:“去恰瓦乡呗。”

  丁琎以为他有什么见解,却听他这么说:“昨晚宾馆里的前台小妹说了,这几天恰瓦乡有挞族同胞办婚礼,连着举办三天呢,今天是第二天,新郎要去新娘家里迎娶,我们去凑个热闹怎么样?”

  原来去玩才是他的动机,丁琎还没说话周轶却应了声“好”,她抬头看向丁琎,解释道:“陆谏有三个‘不正经’的对象在恰瓦乡。”

  如果陆谏真把消息传给了他的“相好”,从概率上看的确是恰瓦乡最有可能,他现在一时也没有头绪只能盲选,去哪儿其实也只有时间先后的区别,所以就同意了陈怀景的提议,打算先去恰瓦乡探探底。

  吃完午饭,他们歇了会儿就出发往恰瓦乡方向驶去。

  挞县人群散居,下辖的各个乡镇相离颇远,恰瓦乡和国门是两个方向,车辆在国道上行驶了约莫一小时后就在指示牌的引导下拐进了县道。

  县道蜿蜒,路面不太平坦,就这样颠簸了一小时,茫茫原野上就出现了房屋,高原上的房子大多只有一层,墙面漆黄,屋顶是深红色的,有些还带一个小院子,因为地大,每幢房子都错落开来。

  巧的是他们到恰瓦乡时正好碰上了新郎家出发前去接亲,新郎穿着挞族服饰,骑着高头大马,他皮肤黝黑,人逢喜事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他的亲朋好友也骑着马一路护驾,有的人抱着乐器边走边弹奏着欢乐的曲子,沿路很多乡民向他道喜,随后自发地跟在队伍后头走着。

  热黑和小孟把车往空地上一停,丁琎他们相继下车,几个恰瓦乡的乡民见有外客也不排斥,十分热情地欢迎他们的到来,新郎的家里人还主动邀他们一同前往新娘家参与婚礼,对他们而言,办喜事多一个人就多一份见证。

  恰瓦乡邻里关系极好,像这样的盛事全乡人都会出动,今天这样的日子最热闹的地方应该就是新娘家,如果要打探消息去那儿是上乘之选。

  新郎家诚心相邀,他们自然欣然以赴。

  哈米尔高原上人群一般居住在海拔相对较低之地,因为雪水的灌溉,山脚下也会形成大片的高山草甸,有些挞族人会建屋定居,而一部分人也会搭建毛毡房逐水草而居。

  新娘家就在草原上,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地到了女方家,跟随而来的人群自发地在新娘家的毛毡房门口围成了一圈,和着音乐鼓起了掌。

  丁琎他们从外地而来,被视为尊贵的客人,乡民们自发地让他们站在最前面好一睹挞族婚礼的风采。

  兰兮芝环顾一周说了句“好热闹啊”,周轶点点头也跟着节奏拍起了手。

  在人群注视下,新郎把准备好的一份厚礼——一只大肥羊送给了新娘的父母,随后一个盛装的姑娘端着两个碗走到新郎跟前,新郎毫不犹豫地当众喝光。

  “酒吗?”周轶问。

  丁琎在她耳边说:“牛奶,象征爱情的纯洁和甜蜜。”

  周轶了然。

  新郎喝了牛奶后就在众人的欢呼下走进了毛毡房里去迎接他的新娘,这时双方父母开始往人群中撒糖,这个仪式有着分享喜悦甜蜜的美好寓意,接到了糖也就沾到了主人家的好福气,如果谁家要娶媳妇嫁女儿,那这无疑是个好兆头,因此喜糖一撒,围观的乡民就不假思索地伸手去接,接到糖果的人还会用挞族语道一句“祝你永远幸福”。

  丁琎站在人群前,占着身高和矫健的身手接到了不少的糖果,同样的热黑和小孟战绩也不差,只是他们还没来得及得意,突然就接收到了丁琎的眼神。

  热黑和小孟脑门一紧,对视一眼,自觉地拱手把手中的糖果上交了。

  丁琎把自己接到的连同收缴来的喜糖全塞进周轶的兜里,周轶看了眼鼓囊囊的口袋又抬眼瞧他。

  丁琎一笑,摸着她的脑袋对着她用挞语说了句:“祝你永远幸福。”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