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8、资本运作_我的投资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准镜框广告市场。

  这是一个诸侯混战的市场,我们可以避开分众、聚众,打一场差异化的战争。

  我的想法是,整合同业公司,提升我们在镜框广告的市场份额,壮大公司体量。

  只要我们守住楼宇广告的一块细分市场,进可以和分众、聚众竞争,谋求上市;

  退可以和他们两家之一合并,并获得一个比较理想的估值。

  因为他们两家公司目前竞争火热,战况胶着。

  谁吃掉框架传媒,胜利的天平就可能往谁那边倾斜。”

  夏景行点点头,他大概理解谭智的思路了。

  放在国外,这就是一起标准的资本运作案例。

  把一堆小公司打包整合成一个大公司,然后卖个高价。

  听起来很容易,实际操作会有很多问题。

  收购谈判、谈判后的整合、寻找买家等等,每一步都得踩准,不然就会砸手里。

  陈宏在一旁笑着说道:“景行,你觉得怎么样,这符不符合我说的那四个特点?”

  夏景行点头,“挺符合的,投资大、回报大、回报快,当然了,风险也非常高。”

  “其实还好。”

  陈宏暼了谭智一眼,“他刚刚不是说了吗?进可以上市,退可以被并购,风险不会说特别大。”

  谭智点头附和起来,“没错,总体情况比较可控。

  我进驻框架传媒的这三个月时间,一直在忙着整顿公司,目前已经初见成效。

  公司内部是没有问题的,接下来就只等壮大的过程了。

  这些都是可以尽调的,我也不会有任何夸大宣传。”

  夏景行听两人这话,知道对方是在为估值报价做铺垫了。

  框架传媒具体卖了多少钱,他记不太清了,大概就是亿美金左右,折合当时人民币15亿元。

  由于采用的是现金+股权支付,并且带有一年的业绩对赌。

  等到一年后进行交割时,分众传媒股价翻了两倍多,交易对价变成了30亿元人民币。

  谭智,也因此一战成名,九个月时间收购整合九家同业公司,速度快得一匹,同时还创造了当时的资本增值速度之最。

  一年多,不到两年时间,回报率达到了将近100倍。

  当然了,具体的回报不是这么算的。

  因为框架传媒整合了九家同业公司,进行了大量的换股操作。

  框架传媒的初始股东回报率,据传只有25倍,这是按初始的15亿元交易对价得出的。

  以框架传媒目前3500万元估值粗略计算,回报率其实是有40多倍的。

  少掉的十几倍,自然是被换股稀释了一部分权益。

  夏景行差不多品到意思了,陈宏估计是想拉自己入伙,为框架传媒投入大量的现金,为接下来的收购、整合行动做准备。

  前世,没有他的加入,框架传媒全是采用的换股操作。

  而如果有他提供大量现金,则可以极大的避免股权被稀释。

  汉能投资、IDG为什么不再注资,自然是规避一定的风险。

  拉远景资本入伙,属于顺水人情,反正接下来的收购整合行动也会存在股权被稀释的情况。

  夏景行心中感叹,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明白了自己的利用价值在哪,夏景行也就不客气了。

  淡淡说道:“如果要完成同业整合,需要很多资金吧?”

  谭智点点头,“这个不瞒你说,起初,我们打算是全部采用换股收购。

  如果有投资机构愿意给我们提供现金,使用现金收购,无疑是最好的方式,能保证大家收获最大的利益。”

  夏景行笑了笑,“那咱们直接打开天窗说亮话了吧,你们需要多少钱?对框架传媒的估值又是多少?”

  “一亿元的投前估值,融资五千万元人民币!”

  谭智笑说,“我们计算过,有了这笔钱,加上框架传媒的自有现金,再进行一些财务操作,基本上可以拿下市面上的九家主要竞争对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