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灾民_被夫人打断腿后我重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老秀才壮着胆子,唉声叹气的吟着这首诗,从叶善跟前过。

  叶善无动于衷。

  春末夏初,老秀才突发奇想,带着学生们下山体验生活。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老秀才毕生遗憾没有考取功名为国效力,他总巴望着自己教出来的学生,能造福黎民百姓。

  这些学生中,尤以勋哥儿最得他喜爱。

  谢无苔叮嘱老秀才不要走远,派了人随行保护,也就没管了。

  他现在整日忙的脚不沾地,继“白虎寨”、“六匹野狼”、“青龙寨”等几大山寨相继投靠后,断断续续又有许多大小匪窝,投奔清风山庄。

  谢无苔也不是毫无原则,什么人都收。他对清风山庄的定义是“换人间正气”,又不是藏污纳垢之所,因此那些穷凶极恶之徒,是万万不会接收的。甚至还会下“击杀令”。

  去年冬,因为食物原因,那些坚持不肯归顺的大山寨为了手底下的兄弟不至于饿死,不得不卖下老脸求上清风山庄。

  清风山庄一夕之间迅速膨胀,谢无苔乘了粮食储备充足的东风,真正做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

  由此,他心里更是钦佩大娘子的“深谋远虑”,佩服的五体投地。

  青峰山土匪一统,不是小事。人员的调配,食物的供给,各方势力的打散重组。当然最最重要的还是思想教育。

  谢无苔按照老秀才的推举,择优选择被改造的最良好的原黑虎寨土著山匪——如今一袭青衣,一身正气的山庄弟子,去各匪窝讲学。

  中心思想无外乎三样,一,忠于庄主;二,相亲相爱,情同手足;三,勤劳能致富,吾辈当自强。

  而各山寨的当家人直接召入清风山庄,早中晚上课,每日里晕晕乎乎,头昏脑胀。

  第一日,恨不得去死。

  第二日,唉声叹气。

  到了第十日,忽然惊喜的发现,他们竟然能阅读简单的文字了。

  有情绪激动的,撒了一把热泪,“俺老娘临死的时候都在叹气当年家里穷没钱给俺念书,不然俺也不至于上山为匪啊!”

  却说老秀才领着自己的小弟子们下了山,与那些老中青不同,这些都是正儿八经的小娃娃,清风山庄未来的希望。

  娃娃们一袭招牌似的青衣青帽,刚一下山,就受到了百姓的热烈欢迎。

  这一年多来,山下百姓多受清风山庄照拂,尤其是青峰山终年为患的土匪被摆平后,简直是为百姓做了件天大的好事。

  山下的酒肆茶楼也有清风山庄的产业。商铺并不避讳,直接用“清风”二字。

  老秀才不出来不知道,一出来才晓得近一二年谢无苔干了多大的事。山下集市走一遭,又去了云城县衙。官老爷刘宗孝私下里也没什么架子,脱了官服唯一的爱好就是养羊,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