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87章 北方的计划(下)_哈利波特之晨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异教徒了。

  有一句谚语是这样说的,剥开一个俄国的皮,就会看到一个鞑靼人,也就是蒙古人,但蒙古人并不是继阿提拉之后“上帝之鞭”。

  除了匈奴王阿提拉,哥特人国王也曾得到这个称号,当阿提拉出现在欧洲的时候,当时还处于罗马多神教时期,蒙古人出现时已经到了13世纪了。

  在教会文献中可以看到一个“约翰王”的称号,这本来是指的基督教传说中的一个君主,因为蒙古人在西征的过程中消灭了不少教会的宿敌,所以才被授予这个称号。

  在十字军东征时,大约有五分之一的欧洲人沦为奴隶,被罗斯人也就是北方人贩运给阿拉伯商人,换取香料和丝绸。

  而且蒙古还和欧洲的国家谋求过联盟,因为蒙古人被埃及的马穆鲁克打败,甚至马穆鲁克还入侵过蒙古在西亚的伊尔汗国。

  这些与欧洲国家结盟的蒙古大汗、贵族后来转信仰为基督徒,比如收留过年轻时成吉思汗的克烈部首领,这对教会来说是一种可以被记录在珍贵书籍上的成就。

  所以沙俄对欧洲来说即是威胁,也是可以利用的盟友。当拿破仑强悍的时候,他可以组建一支多国部队组成的大军打到莫斯科;等他的军队输给了俄国的大雪,还是这些人,顺带拉上沙俄组建了反法同盟,沙皇亚历山大还得到了比彼得大帝称号更高一筹的“神圣王”。

  当时波莫纳在卢浮宫看到了哈托尔制造的幻影,那时他刚离开前线,跑到了一个小旅馆,火都没有生,披着斗篷喃喃低语着等会见到波兰人之后的答复。

  他那个样子看起来挺可怜,不过更可怜的其实应该是那些士兵,波拿巴只拿了几百万法郎就让波兰官员们满意而归。

  这对于身处21世纪的人来说是难以理解的,但那个时代的情况就是如此。

  三十年战争期间,北方雄狮瑞典派兵南下,封锁了北德的黄金海岸线,并且切断了德意志对外航线,致使德意志地区工商业损耗殆尽。

  自中世纪起,普鲁士就要面对斯拉夫人、维京人和奥地利的夹击,如果他们不持有武力,迟早也会和比利时一样成为“欧洲的十字路口”。

  随着路易十四执政,法国开始蚕食神圣罗马帝国的西部领土,普鲁士在法国和俄国之间保持中立的愿望也随着“地理”的变化而变得难以为继。

  乔治安娜曾在卢浮宫,约瑟芬的身边看到俄国公使夫人,那是个一点都不苗条、看着虎背熊腰的俄国女人,那时的法国就与俄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不过这位公使是保罗一世派出去的,他的目的是削弱英国在波罗的海和北海上的力量,到了亚历山大执政时期则将注意力集中在了黑海地区,甚至与奥斯曼帝国发生了冲突。

  保罗执政时,曾向普鲁士施压,打算占领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