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21章 partake(十三)_哈利波特之晨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蛮族所有。

  这些蛮族统治者并不善于治理城市,城中的道路和古时候一样泥泞,排污也没有改善,并且随着人口聚集日益扩大,反倒是东罗马帝国,依旧保持着一定程度的繁荣和完整。

  但他们也不是安享太平的,即便阿提拉走了,还有波斯人。当西罗马陷入一片混乱的时候,东罗马帝国自顾不暇。然而在广阔的平原上作战,“蛮族”依靠森林和地形的作战方式就不顶用了。相比起蛮族的威胁,东罗马人更恐惧的是别的。

  在那本拜占庭学者所写的历史里,当时的东罗马帝国人对不列颠岛完全没有概念,他们只知道它的土地大概是三角形的,覆盖着河流和灌木丛,与凯撒征服高卢之前相差不大。

  按照《英国史》的记载和休谟的论述,当时的不列颠人伤初愈游牧时代,以兽皮为衣,藏身于林莽之中,生活动荡不安,不知有精致的生活,他们的需求和财富都很简陋。

  德鲁伊教掌握着大权,他们除了主持祭祀典礼、指导宗教事务,还控制着青少年的教育权。

  他们会告诉这些年轻的孩子,一旦违背教义将会遭到惩罚,违反者一律被逐出教门,也就是被摈弃在公共祭祀和享宴之外了,与他们接触的人也会被污名化,因而被同族共弃。他不再受保护、生活在悲惨和屈辱中,只有死亡才能给他解脱。

  这意味着他会重归狄斯神的怀抱,尽管那里并不是“天堂”。

  康德曾在《柏林月刊》上发表了一篇短文,题目是《什么是启蒙?》。

  康德认为,启蒙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不是在于缺乏理智,而是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运用自己的理智。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这也是哈利波特的可怜之处,他既然能在被人“引导”的情况下,鼓起勇气奔赴死亡,为什么不能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来判断呢?

  但哈利是阿不思亲自负责引导的,还要加上斯内普。

  提起先贤祠,她想起了伏尔泰,在伏尔泰的《风俗论》中,提起了一段。《古兰经》承认天使与魔鬼源自于古波斯人,从这些袄僧那里,从他们的占乃提教义中,默罕默德得到了关于天堂的思想。

  占乃提是阿拉伯语里的“天堂”,是死后的极乐世界,复活的人们在这里有完整的官能,他们就是用这些官能来享受各种快乐。

  这是这个世界的幽灵和霍格沃茨的幽灵最大的不同之处,他们还有各种各样的感觉,虽然不尽然每个人都是享乐的。

  不过这里毕竟不是真正的天堂,而是“人造天堂”,有缺憾也是难免的。

  她差点迷失其中了,就和其他人一样。尽管希腊歌剧里,美狄亚说妇女的不幸在于为爱而活着,不论是奎妮还是艾琳,都为了爱情,跟着麻瓜丈夫去往了麻瓜女人不愿意去的地方生活。

  她没有伟大到那个地步,宴会总会散场,有些客人甚至会在曲终人散前提前离开,所以,她不“参与”了。

  她祝福波拿巴,希望他下次能找到一个比她更好的好姑娘,因为她终究还是被那个来自泥潭的斯莱特林影响了。

  她不再“无罪”,天堂估计是去不了,哪怕是人造的。

  至于去哪儿,希望以后可以去limbo,和阿不思作伴吧。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