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02章 “天籁之音”_哈利波特之晨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孩子们都来自孤儿院。”一个圣职团的成员说“我们不像虔信派的人,将战争孤儿送到战争孤儿院去。”

  她睁大了眼睛。

  “我们今天不说这些。”大主教忽然呵斥道,那个圣职人员沉默了。

  “这是怎么回事?”乔治安娜问,但周围人没有一个说话的。

  “我们边走边说吧。”大主教无奈得说。

  经过了多年战争,普鲁士地区形成了大量的孤儿,他们要靠乞讨为生,有一个名叫奥古斯都·赫尔曼·弗兰克的牧师,他看到这些孩子可怜,就开设了一所帮助穷人的学校,一方面是解决禁止行乞的社会问题,另一个是为病人、老人和孤儿提供帮助。

  这位牧师本人是哈勒大学的东方语言学教授,哈勒大学是霍亨索伦领地上首屈一指的学府,大学里有很多虔信派和非宗教学者,分别任职于重要的管理岗位和教学岗,是未来牧师和教堂官员的摇篮。

  在公众和国王补贴的支持下,孤儿们的食宿和救济有了保障,而且这些孤儿们还接受了初等教育,这个机构的教学安排主要是围绕在实用技巧上,也就是说这些孩子会学到一两门工匠手艺,以便为未来的职业选择做好规划。

  一开始弗兰克决定将儿童生产制造的物品变卖,以维持学校的开销,后来他发现这个想法不切实际,孩子们的手工技巧和工艺都比不上那些行会的成年工人,有了慈善捐助后孤儿院才达到收支平衡,并且将本来的木头房子,改成了一座石头房子。

  弗兰克的目的是希望综合设施能自给自足,他后来开办了新的付费学校,用来接收特定社会阶层和具有某些职业背景的孩子,学校还有奖学金,保证贫困和普通家庭的孩子不至于因为经济动荡而失学。

  他的梦想是成立一个“天国”,通过虔诚的努力,让这个教育体系走出中欧,走向全世界。

  教育往往与书本联系在一起,随着孤儿院学校越来越多,老师越来越多,他们开始在莱比锡的秋季市场销售自己印刷的图书,继而又将分支开到了美因茨和法兰克福,并且还成立药品邮购贸易,利润更加丰厚,为此孤儿院在中欧和东欧部分区域雇佣了代理商来委托运营。

  当这些孩子只是累赘的时候,没人会在意他们,经过多年运营,原先的孤儿院一静发展成了一座集商贸和基础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建筑群。若没有柏林政府和地方官员的支持,想取得如此程度的成功简直是痴人说梦,弗兰克也深刻知道要仰赖这些强大盟友的帮助,便积极保持于王室和政府的联系。

  于是在1711年,国王给了孤儿院一项特权,它将划归到新普鲁士储君的掌管之下,而这位新储君就是未来的腓特烈一世。

  这位不知疲倦的“军事之王”推动着哈勒教育体系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