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15章 花之争(二十三)_哈利波特之晨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15章花之争(二十三)

  中国的古诗里大量采用了暗喻的说法,比如陵墓又名“青冢”,思念远方的朋友则被喻为“春树慕云”,富家女儿的闺房是“红楼”,穷人家女儿的房间则是“绿窗”。

  所以红楼梦指的是“富宅梦”吗?

  这个典故据说出自于白居易的诗歌“红楼富家女”,红楼梦也确实讲述的大户人家少男少女们的故事,然而红楼梦里的美人们真实的活动少之又少,至少不能和巴黎女性丰富的社交生活相比。虽然作者试图给她们不一样的性格,但她们除却与贾宝玉各种各样的恋爱和吟诗之外几乎一片空白。相比之下“凤辣子”王熙凤则完全颠倒过来,她一首诗都念不出来,却一点都不影响她口齿伶俐,说的话里充满了各种歇后语。

  一开始尼克以为这是作家的笔力不够,后来他才明白作者是多么写实,以及为什么神甫要用看病作为理由,鼓励女性们离开家门。

  要想对中国女性的性情有准确的认识需要了解丈夫希望妻子有什么样的品德,比如社会褒扬女性孝顺听话,能悉心照料父母和孩子,做事悄无声息,那么她必然从小就会被这么培养。另外除了《列女传》这种书之外,她们很少能接触别的读物,甚至戏班子来了她们也不能出席在观众席上,只能在一旁的带有栅栏的“花厅”里旁听,甚至有的丈夫、父亲不允许她们那么做,因为戏班子里的唱词偶尔会带有荤笑话,他们认为那是不适合“良家妇女”听的。

  她们很小就被关在闺房里,学习出嫁后需要用的知识,她们不会懂人体解剖或者万有引力,除了进庙烧香或者乘船散心才有机会走出闺房,接触外面的世界,由此可以看到戏曲中书生与小姐的艳遇往往都发生在寺庙之类的地方。

  这次祭祀妈祖可能是婉宁为数不多可以外出的机会,即便坐在轿子里,她还是会将轿帘掀开,像新来的人一样看这个她生活了三年的广州城。

  然后尼克又想起来,她的眼睛才经过手术能看清东西,所以她看一切都是新鲜的,躲在轿子暗处里的她眼睛还是那么明亮。

  与其说这种教育法是限制她们的智力发展,“女子无才便是德”,不如说是扼杀她们的天性,毕竟男性都不希望有一个如潘金莲那样的妻子。

  这不仅仅是因为她是爱欲的奴隶,还有她对亲情的淡漠、忌恨和种种害人之心。

  中世纪有一部宗教剧叫《常人》,演的是一个人死后要见造物主,必须将他一生的善恶帐算一算,里面包含的是普遍的人生问题。

  他记得武松后来成了“行者”,即半落发的僧人。

  武松犯的是“嗔”,他杀了潘金莲为兄长报仇,完全不顾他的侄女。

  西门庆犯的是“贪”,如果他能有节制,不是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