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99章 花之争(七)_哈利波特之晨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99章花之争(七)

  老百姓爱看热闹,不论这热闹是赶庙会还是看人杀头,举人和他的朋友们也去看过一次,但他们去得晚了一些,即便踮起脚,伸长了脖子,看到的还是人头,根本看不清法场里面是什么情况。

  明朝的时候法场在西市,位于内城,满族入京后内城成为八旗驻守的“一色天”,法场也被改到了外城的“菜市口”。

  刑场安置在人流量大的地方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人看见,起震慑作用。不过当时的人相信“以形补形”,吃哪儿补哪儿,倒是有不少人拿了白花花的银子,等着从刽子手那儿买死刑犯的血,拿回去当“药引”。

  看不到热闹,却不妨碍听热闹,也就是在那儿,举人才听路人聊了“鼓妖”的传说。

  举人特意给尼克将“鼓”字写在了“蛊”的旁边“这两个字一个音,却是两个意思,鼓就是那个发出咚咚响的鼓。”

  但那个时候举人听到了路人那么说,头一个想到的却是云南的那个蛊,因为直隶的“叫魂”妖术不同于其他地区,有一种怪虫子出现,传说这种怪虫来自邻省山西,能咬人致死,许多公共场所都张贴着匿名人所画的这种虫子的图像,市民们还传阅着预言饥荒、瘟疫和鬼怪横行的传单。

  举人猜测那个传说的怪虫恐怕和山西生员张廷瑞有关,但“谣言止于智者”,BJ人口稠密,谣言传播的速度比辟谣更快,便如常言所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懒得搭理这些这些白丁。门上贴符咒虽然愚蠢,但不必管它。只是京师的戒备明显比以前严了,可能是因为由于直隶总督死了,由军机处直接负责皇城的治安。

  直隶总督方观承是乾隆“五督臣”之一,曾经是平郡王的幕客,而平郡王是八大****之一。

  由于在明史案中,翰林编修戴名世所著的《南山集》中引用了方观承祖父方孝标有关桂王抗清的章节,方家因此受到了牵连,当时在工部任职的方父和其祖父辈流放到了HLJ,方观承及兄因年龄幼小,被免于流放,寄食于南京清凉山寺,靠僧人接济为生。

  命虽然保下了,但是方观承此生与科举无缘,贫困至极的方观承流落到京城,靠在东华门外为人测字谋生,在偶然一个机会被平郡王相中,雍正十年出征准葛尔时方观承被选中作为谋士相从。

  这是“读书人”除了科举之外的另一条出路,可拜在显贵的门下由其举荐,本来无缘仕途的方观承一下子成了内阁中书,到了乾隆初年更是进了军机处。

  这让举人动了心思,何不效法方观承,拜入****的幕府里呢?这可比在城中吃喝游玩,虚度光阴有意义多了。

  其实有他这种想法的人很多,权贵家的门槛都被踏平了,不只是举人这样没有官职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