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九章 抉择_赵公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及联军派人散播。”

  “这个消息仿佛有人故意广而告之,这才在短时间内传遍各个营寨。”

  “起初,还有许多人不信,只是今日函谷关附近涌来了许多关中难民,这才证实了这个消息,如今已经瞒不住了。“

  张唐当即对着樊於期说道:“将军,为今之计乃是稳住军心。”

  秦军各个营寨,都有军法官手持令旗四处奔走,口中大喝:“赵贼深入关中,早被相国聊中,故意施展诱敌深入之策,将数万赵贼围困于弋阳,不日即将破敌。”

  “有敢造谣乱我军心者,军法处置!”

  对着军法官的不断奔走,以及秦律那严苛的律法,本来还有些动荡的军心,很快就被稳定了下来。

  只不过,张唐此时却忧心忡忡。

  “将军可知,一旦咸阳发来告急文书,下令吾等发兵驰援咸阳,这件事情可就瞒不住了,那时军心必乱!”

  用谎言稳定军心以及报喜不报忧,乃是秦国固有的传统。

  甚至于,若有人在没有得到上面人命令,擅自传播兵败等负面消息,也会被治罪。

  也正是这种传统,让许多秦国百姓都以为,秦国战无不胜,没有哪个国家是秦国对手。

  这种洗脑的手段,再加上特有的军功授爵制度,让秦国百姓闻战则喜。

  “据我所知,赵嘉麾下只有三万骑兵,并没有能力攻破咸阳,大王未必会在此紧要关召吾等回师驰援吧。”

  作为老秦人,樊於期自然知晓关中百姓对于秦国的忠诚度,也深知咸阳附近各个城池的富庶。

  这里聚集着无数立下功勋的将士,他们有封地、家奴在关中,利益早就与秦国帮在了一起。

  纵然许多人都已经来到函谷关,可是只要咸阳出现危机,这些人的家眷必然会为了秦国拔剑而战,哪怕付出性命也在所不惜。

  他们拔剑而战,不仅仅是为了这个国家,更多却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

  “希望如此。”

  张唐却是满脸忧虑。

  秦王早慧,如果已经能够掌权,必然不会在这个关头召樊於期派兵驰援咸阳。

  可惜的是,秦王并没有亲政。

  最让张唐担心的事情,却是吕不韦与秦国本土势力的争斗,包括张唐与樊於期二人,此时都算得上是吕不韦政敌。

  张唐担心,吕不韦这个时候会为了一己私利,而陷秦国大局于不顾,命令樊於期派兵回援咸阳。

  而此时,咸阳王宫之内,正在讨论此事。

  历朝历代,尸位素餐者总是不在少数,能够看清大局者也并不算多,哪怕秦国也难以免俗。

  面对赵嘉的步步紧逼,哪怕弋阳已经暂时挡住了赵国大军,咸阳城内不少勋贵仍旧惶恐不已,纷纷上书秦王要求召回部分函谷关士卒,回援咸阳。

  纵然某些看得清局势之人,并不认为赵嘉能够攻破咸阳,可惜咸阳作为秦国都城,此时却极少有人敢拍着胸脯保证,赵军绝对没有可能攻进来。

  也没有人,担得起这个责任。

  以至于,秦国朝堂之内除了小部分沉默之人以外,绝大多数朝臣都上书秦王速速向函谷关求援,令樊於期发兵合围赵军。

  秦王听着众人的言论,不由眉头大皱,继而将目光放在了吕不韦身上。

  “相国以为,是否应该让樊於期派兵驰援咸阳?”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