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一章:周王的薄礼_我是朱由校我不当木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侯着呢?”杨涟陪小心地说道。

  周世子?朱恭枵?这可是财神呀!快快请进来。

  杨涟笑着点点头,然后又神秘地说道:“陛下,周世子带来了一份捐献物品名单,微臣建议您拿到后给各个诸侯王都分发一份。”

  哦?这家伙,有才呀。幸亏这是个清官,否则……哎,不提了。杨涟有当财政部长的潜质。对了,户部那个尚书是谁着?下次再向我哭穷,换上杨涟。

  我满意地看着杨涟离开。

  不一会儿,周世子朱恭枵来了。朱恭枵三十来岁,人挺精神。而且,看着来人挺有魄力。记得前世时,李自成陷洛阳,杀福王,攻开封之时。很多人都劝朱恭枵逃离,朱恭枵拿出周王府大部分钱粮,并出资加固开封城。一次又一次地打退李自成对开封的进攻。虽然,最后仍不免城破,但朱恭枵却表现出其他王爷所没有的气概。

  朱恭枵行礼之后,落座。我看着他,他也平视我。眼中一片清明。

  “王兄,一向可好。今日把王兄请来,朕也是迫不得矣。”对于这样一位有气节的王室子弟,我虽然贵为皇帝,但也不得不对他有着应有的尊敬。

  “陛下客气了。微臣知道,有些事情,父王做的有些过了。所以,这次,我代表父王是诚心诚意的向陛下赔礼道歉来了。这些薄礼,还请陛下收下。”说着,朱恭枵把礼单呈了上来。

  好家伙,还真比较丰厚。除了杨涟所说的钱粮外,还有珍珠、玛瑙、名人字画等一系列罕见之物。周王数百年的积蓄,估计得有三分之一都到这里了吧。

  我合上礼单:“王兄,代我转达朕对世伯的问候。以前都是一些小误会,就不要再放在心上了。我代表大明万万子民为周王的慷慨解囊表示感谢。世子也辛苦了,把东西和兵部交接后,王兄就可以回开封了。”

  朱恭枵办事也很麻利,仅仅两天,就把东西交接的一清二楚。我也严令兵部,此次周王的捐赠,将全部用在此次对建奴的战争。禁止挪作他用,一经发现,必严惩不贷。此事,由锦衣卫监督,兵部负责落实执行。凡是立有战功将士,重赏!

  与建奴的战争此时已如火如荼的进行。三天前,也就是杨涟返回京城的那天。努尔哈赤带领着他的建奴铁骑把沈阳城围个风雨不透。建奴铁骑确实英勇,他们充分发挥了不怕死的精神,前仆后继地冲向城池。

  孙承宗也不是吃素的。他来到沈阳城已三月有余。勤恳的他带领士卫走遍了沈阳附近的山山水水。可以说,对这里的地势已了如之掌,成竹在胸。并且,孙承宗深入到士兵内部,详细地了解普通战士的要求。

  而且,这段时间,朝廷对沈阳无论从物质和金钱都给予了很大的倾斜。孙承宗又不爱财,把这些钱财几乎全部分给了这些苦哈哈的士兵。可以说,这段时间,他们从这位没有架子的长官身上得到了无尽的好处。

  士为知己者死。虽然建奴攻势很猛,但沈阳守军在孙承宗的领导守的很猛。更何况,这些守兵已经全部武张上了徐光启研制出的最新武器,而且,城楼上还布置了二十多台红衣大炮。建奴兵近了,用枪打,远了,用炮轰。虽然这些火器还很落后,但相对于还在使用弓箭、大刀、长矛的建奴兵可强多了。更何况,建奴兵更擅长奔袭战,对于这种攻艰战,他们的优势就小多了。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