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三章:海西变故_我是朱由校我不当木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耍花招呀。不过,你那点小心思我又怎会不知道。

  “恺阿,如果朕猜得不错的话,整个海西应该都被你掌控了吧!”

  孙承宗略有尴尬地笑笑:“陛下,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吗?微臣此次前来,就是想向陛下请示一下,该如何处置海西?”

  我沉默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海西是孙承宗打下来的,本应归入辽东。可是,如果这样的话,孙承宗的势力就有点太大了。万一发生点意外,那可就有点养虎为患了。

  可是,如果不这样做,会不会让孙承宗寒心!如果会的话,那不管是对我,还是对大明,都将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想到这里,我不禁有些头疼。看了看仍然在一脸真诚等待的孙承宗,我有些释然了。孙承宗大老远的从辽东来到京城,肯定有了自己的想法,以他的为人,应该还不屑于为自己谋私利。

  “恺阳,你认为该如何处置海西呢?”我试探的问道。

  “陛下,海西地广人稀,天气寒冷。微臣斗胆请求陛下让微臣暂时代管海西。”孙承宗语出惊人。

  我内心微微一颤,在那一瞬间,我甚至怀疑自己的耳朵。这个孙承宗,难道真得有了野心?我是不是该提防点他呢?

  不过,一年皇帝的经历也让我养成了喜怒不形于色的可惯,我继续微笑地看着孙承宗,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陛下,如今的海西,基本上是‘千里无鸡鸣’。皇太极离开时,强迫所有的百姓一起离开。因此,微臣认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移民。从辽东移民是最合理的做法。虽然,海西比辽东更冷,但毕竟,相对来说,辽东的百姓比内地的百姓更能适应这种严寒的天气。一旦海西有了生机,微臣建议陛下在海西设省。”

  听了孙承宗的话,我内心不禁有一丝愧疚,看来,这段时间我还是太敏感了。四川和贵阳的叛乱让我有些草木皆兵了。也是,海西那个地方虽然在我看来很有发展的前景,但在这个年代,大部分人都把它当作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又有谁愿意去那个地方作官呢?更何况,由于皇太极的原因,那里只剩下了空城、空村,又怎么可能设立郡县呢?

  也只有孙承宗,由于挂着一个辽东王的名义,才能协调辽东与海西,才能让海西重新恢复它固有的生机。

  我不知道自己刚才在想些什么,也不知是不是会引起孙承宗的疑心。不过,如果我站在孙承宗的立场上去想一想的话,即便他权利再大,有其他想法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毕竟,孙承宗已经五十多岁了,他的后代之中,不能说都是平庸之辈,可也没有出类拔萃之人。他最大的愿望,也应该是自己的子孙后代都平平安安,安享富贵吧!

  想到这里,我不由得歉意的一笑:“恺阳呀,你继续说说你的具体想法。”

  孙承宗轻咳一声:“陛下,微臣此次前来,是想向陛下讨一张圣旨。”

  “哦?和海西有关吗?”我有些疑惑的问道。

  孙承宗轻轻点点头:“陛下,百姓毕竟是安土重迁。如果不给他们足够的利益,恐怕他们是不愿意迁往海西的。因此,微臣的意思是凡自愿迁往海西的,每人给地五十亩,免税五年。”

  免税五年,这在大明还没有这个先例吧!不过,为了海西的发展,别说免税五年,就是免税十年我也会毫不犹豫地答应。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