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一章: 熊廷弼的麻烦_我是朱由校我不当木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鸭嗓的声音就在大殿响了起来:“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臣有本上奏。”从班列中走出一人。他眼睛不大,显得贼眉鼠眼,个子不高,看起来是那么猥琐。

  “他就是冯三元。”王安悄悄地对我说。哦?看来重头戏来了。我坐直身子,轻咳一声:“爱卿请讲。”

  “辽东经略熊廷弼,出关守土一年,寸功未立,丢失蒲河而隐瞒未报,军备废弛,劳役众多,贪污官饷,士兵多有怨言。微臣请陛下圣裁,依法惩处熊廷弼,另选足以守土之贤臣猛将。则,国之幸,民之幸……”

  啰哩啰嗦一大堆,听得我都烦了,他还在那没完没了。

  “呈上来。”我不耐烦地说道。王安走了下去,把奏折递到我手中。我打开奏折,小字写得还挺清秀,至少比我的强多了。文采也蛮蜚然的。可惜了,心思没用在正道上。

  奏折是用文言文写的,不过,这难不住我。大学四年的汉语言文学不是白学的。这才感觉到,自己前世所学的专业也不是太废吗?要是当了皇帝,不但不懂奏折的意思,连繁体字都不认识。那就闹大笑话了。不过,想想这应该也正常吧。历史中的朱由校不就是这样的人吗?看来,我还得装装。

  我大致浏览了一遍,确实是十一条罪状。看来,王安的情报系统还是不错的。我重点看了贪污一项。靠,四百三十六万九千二百五十四两。这是要把熊廷弼往死里整的节奏呀。这得多大仇呀。

  我合上奏折,往王安手中一扔:“念。找重点的念。”

  王安倒也痛快,十一条罪状只念罪名,延伸的一概没提。只是把贪污的银两重点念了两遍。冯三元都听呆了,大概他上了这么多年朝还没见过皇帝这么看奏折的吧。

  “众位爱卿,大家对冯御史的奏折有什么看法?”我例行公式的问道。什么看法?许多大臣都傻眼了。能有什么看法?就这几条条条框框,谁知道冯三元说的是什么呀。一时之间,众位大臣大眼瞪小眼。

  “证据似乎不足呀。”不知哪位大臣在下面小说嘀咕着。

  “是不是诬告?”又有人不甘寂寞地说道。

  “应该是吧。”这位应该是熊蛮子的好友吧。”

  场合一时失控。群臣的议论声越来越大,渐渐的都把同光投向一旁站立的冯三元。

  怎么会这样?冯三元的额头开始冒汗了。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和欲演的不一样呀。他悄悄地把目光投向了一旁站立的姚宗文。姚宗文也抹了一把汗,这事怎么变得这么诡异呀!但,不管怎样,也不能袖手旁观吧。毕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吗。

  “陛下。”姚宗文走了出来,硬着头皮说道,“冯御史说的头头是道,证据确凿,微臣认为应严惩熊廷弼这种不法行为,以儆效尤。”

  “臣附议。”又一人走了出来,是顾慥。

  “臣也赞同三位大人的建议。”张修德也开始痛打落水狗。

  我微微点点头,看来,差不多了。从骆思恭带来的信息看,除了顾慥外,其他三人都是巨富之人。他们三人的财产,应该足以建造十艘像样的大船吧。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