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章 我学会“养人”_起底观心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属于富贵之相,但须得遇上贵人提携。决定帮他一把。

  这种方法叫“养”。凡是日后能够用得着的,现在就开始帮。

  我眉毛一挑:“你叫什么名字?”

  “井柏森。”

  “你爷爷或者父亲很有学问。”

  他一听,声音清脆地答道:“我爷爷以前是教书的,我知道,你说是的是我名字,出自杜甫的诗句。”

  我点点头,开腔道:“我教你一招,这招叫剑走偏锋。”

  他望着我,等我说下去。

  我做了一个推门的手势:“明年毕业分配时,你直闯教育局长办公室。”

  他瞪着眼睛:“我?”

  我点点头,详细给他介绍了招数。

  要他闯进去,先自我介绍,然后提出要求,说自己愿意到全市最偏僻,最艰苦,最穷,交通最差的村子去教书,因为那里很少有人愿意去,也因为我是农村出身的……

  井柏森张大着嘴,担忧地问:“万一分到那儿就是一辈子呢?”

  我哈哈大笑:“朋友,你怎么这么幼稚?局长一定会马上掏笔,记下你的名字,然后在大会小会讲你的励志故事,把你树为典型。”

  “是吗?”小伙子的眉头稍稍舒展了一些。

  我反问道:“不是吗?局长要政绩,教育系统要典型,你的行动,就是局长上升的阶梯。过不了三年,你就会调回城里,甚至是调到局机关。”

  “万一不是你预想的这种情况呢?比如局长过两年就调走了,新局长不理旧事。”

  看来,现在的大学生也不是好蒙的,他们比我还现实。

  绝不能输给他,于是,我一脸高深莫测的样子:

  “也有办法,你想的是过大城市白领生活,我理解。万一,局长表扬你几句,放你到偏僻山村就不管了。同样,你过三年也要出村庄的。”

  他心急地问道:“为什么?”

  我爽朗一笑:“你分到的那地方,山高,路远,甚至没有电灯,学生也不多,村里人也没几个和你说得上话的,你每天除了教点书,就是朝霞与伴,落日映影,夜间青灯,顾影自怜,是吗?”

  他愁眉不展,点点头。

  我鼓励他:“越恐怖越寂寞越好。这时,你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晨起背单词,入夜读文章,三年呀三年,你把英语读得跟你讲方言一样纯熟,你把考题做得跟喝米汤一样容易,你还考不上研究生,谁考得上?”

  小伙子一拍大腿,眉开眼笑:

  “哥哥,你真会说,而且说得很实在。把两种方向都给我指明了。”

  我给他分析:“第一种,叫借力打力。并不卑鄙,如果每年都有像你一样,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教书的,那么,你走了,有人接替,而且是高高兴兴接捧。局长把你调回城,也是为了让乐于奉献的人得到应有的回报。

  第二种情况,比如局长并无远见,表扬你几句,丢你到山村就不管了。或者换了局长,对前任局长喜欢的人故意踩,那就让你失算了。

  但任何事情,祸福相倚,你既然求诸于人不成,就求诸于已。我建议你攻法律金融方面的考研,就算连研也考不上。三年苦读,你已练得一身本事,辞职走天下,也不怕找不到好工作。”

  小伙子站起来,朝我鞠躬:“没有人能这样指点我。太谢谢您了。”

  我突然生出一种预感,问道:“你家住在西城区?”

  他有些吃惊:“我是哪儿的,你都……”

  我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说。

  我兴奋起来,在西城区也慢慢有市场了,正想着,忽听见他问道:

  “这个要收多少钱?”

  我摆摆手,表示免了。和他加了微信。

  井柏森千恩万谢走了。

  师父从外面回来,问:测个什么字?

  我把刚才一番对话说给他听。

  他摸着下巴的一抹白须:“化解苦人之心,善莫大焉。”

  这时,院外车子鸣了一声喇叭。师父起身道:“何总来了。”我俩一起迎出院门。

  何总来悠然居,到底是为什么事呢?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