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二章 阎罗天子印_第四天灾养成手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称。

  不过,对于世界本源中就从未诞生出这一类属性的蓝星来说,所谓的“神祇”,都不过是早期人们对未知事物的一种敬畏和想象而已。

  特别是蓝星步入科技时代后,格物致知,将“神祇”彻底打入了“封建迷信”之流。

  这玩意儿在蓝星上,那是真的完全不存在的。

  陆兆之所以会了解,还是因为以前阿宅经常玩一些奇奇怪怪的游戏,里面总会把一些神啊魔啊之类的做成漂亮小姐姐......

  至于说十方界。

  说实话,陆兆在这里呆了一千年,那是真的完全没有见过什么“神祇”的。

  况且,曾经长生门鼎盛之时,一门镇压一界,也从未听说过什么神不神的东西。

  更别说,有关阴曹地府的说法了。

  要知道,在蓝星上,和阴曹地府最直接关联在一起的概念,就是“转世投胎”。

  神话传说中认为,人死后会被阴曹地府的鬼卒勾走魂魄,进入阴曹地府,根据前一世积攒下的功德或是罪业,由判官和阎罗们判定是打入十八层地狱还是转世投胎。

  转世投胎的选择也相应地分成了许多种。

  而实际上,这种设定源自于佛教,成型于皇族。

  唐朝初年,李世民深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理,忧虑如何驾驭民心。

  毕竟人心隔肚皮,而且经过隋末大乱的黎民百姓,对官僚诸侯的痛恨可想而知。

  而此时,佛家又因为李家遥认了道家始祖——李耳为先祖而忧心,担心从此道家凌驾到了佛家之上。

  于是,佛家中出了一个圣僧,他不远千里前往佛家的起源地——天竺,从天竺国取回最原始的经文版本。

  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先统一佛家内部的意见(当时佛家寺庙非常多,有的寺庙仅仅只有一句经文,也能建立起来)。

  统一了内部之后,他又向李世民推出了上乘的“驭民之策”,即利用死后会有阴曹地府审判生前行为、决定来世享乐还是受苦的设定。

  这种设定,无疑是给“民心”上安置了一条缰绳。

  而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无疑就是由制作设定的人来决定了。

  简而言之,阴曹地府,是封建时代的统治者为了驾驭民心而创造和推广出来的东西。

  而十方界,需要么?

  答案是,完全不需要。

  陆兆看过长生门中的部分记载:在十方界中,长生门成为第一大宗门之前,十方界是处于相当混乱的环境中的。

  那个时代,有些类似于丛林法则。

  大小的宗门庇护一方,散修之间甚至能为了一点修炼资源而展开生死厮杀。

  宗门与宗门之间,也时有大战发生。

  整个十方界的大环境都是如此。

  至于凡人,除了必要的纳新之外,修炼者几乎不会和凡人接触。

  更别说,搞出什么阴曹地府、幽冥地府之类的东西来驾驭他们了。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