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22章_七十年代喜当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样平静,仿佛昨天晚上大使馆里的一切都只是一场梦。

  赵丽芳吃了饭,把家里收拾了一下,就在客厅书桌前开始看书,准备毕业论文。

  春天再开学她就是三年级下学期了,距离毕业的时间越来越近,课程越来越少,但是平时的学习并没有谁放松一点。就算是现在放了假,京大图书馆和自习教室仍旧是坐满了人。大运动之后,所有人都饥渴地汲取着知识,想要为这个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77级历史系的同学也是如此,这段时间经常被大家拿出来开玩笑的就是班上年龄最小的组织委员许建军。他冬天早上去上自习,结果自习教室还没开门,这位等不及了竟然跳窗进了教室,把开门的管理员吓了一跳,差点把他当成小偷。

  经过一个学期的思考和收集资料之后,赵丽芳已经大致拟定了自己的毕业论文主题——《论21世纪中国的崛起》。

  在她出生的那个世界里,经过了百年动荡的祖国,在十几亿人民、无数爱国志士人才的不懈努力之下,终于重新站在了世界前列,发出了响亮的声音。

  而在这个世界里,中国才刚刚走出了十年运动,不管是上层领导,还是下层百姓,都在寻找着自己心目中适合国家的出路。所以,八十年代的中国,充满了思索和争鸣,人们在回顾过去,总结经验,探索未来,寻找道路,然而却没有一个现成的正确答案,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在很长的时间里,这些争鸣辩论还将一直持续下去,还会在寻找正确道路的过程中不断犯错,付出代价,比如传统文化的精华被抛弃,比如民族自信心的流失。赵丽芳希望,在她来到这个世界之后,用自己的一点能力,将这些代价尽量减少一些。

  所以在她的毕业论文里,赵丽芳想要对世界历史范畴中的诸多强国崛起和失败的事例进行分析,将中国的发展放在一个世界范围的大局上进行观察和研究,参考其他国家兴衰的经验教训,为中国’未来数十年的发展勾勒出一个值得更多人关注的脉络。

  如果能够在一定范围内,保留下那些原本不必牺牲的文化和精华,树立起更多人的民族自信心,那她的这篇论文就有了价值,她来到这个世界的这次意外也就多了几分意义。

  赵丽芳的这个创意是受到了她当初读过的《大国崛起》这本书的启发,在二年级下学期的《世界史》课堂上产生的。

  她在大纲中列出的主要论点是:

  第一,中国的崛起是一种必然,实现中国崛起的根本道路就是不断的改革和进步。第二,中国的崛起是和平崛起,世界政治本质不是对抗,而是合作。第三,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需要采用新的战略方针和政策,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的重要角色,促进中国与世界关系和谐发展。

  赵丽芳在草稿纸上写下了伟大领袖的一段话:“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一笔一划,笔力苍劲。

  是的,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它永不衰老!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