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三章 板上钉钉_南唐大官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于先帝唐元宗,也就是南唐中主李璟的评价,一直以来就是过大于功。

  李璟好大喜功,奢侈无度。即位后开始大规模对外用兵,消灭了楚、闽二国。使得他在位时,南唐疆土最大。

  但与此同时,他也将向来安定繁荣的南唐拖入了战争的泥潭。常年的战争,严重消耗了南唐的国力,久久无法回转。

  而且李璟昏庸无能,他信任奸臣“五鬼”,导致政治腐败,国力下降,最后更是被后周夺取了淮南江北之地,割地称臣。

  可以说,若非南唐出现了这位昏主,以南唐这五代十国中实力数一数二的势力,未必就不能剑指江北、问鼎中原。

  可尽管李璟做了太多太多糊涂事,让百姓怨声载道,但是李煜对于他的这位父亲,却始终深为敬重。

  所以,表面上,周娥皇的那番话是在贬斥“不肯过江东”的气量小,实则是在拍李璟的马屁,好让李煜开心开心。

  果不其然,听了周娥皇的话,李煜立即眉开眼笑,点起了头。

  “娥皇说的没错,有时候退后一步,未必就是懦弱、不是英雄之举。”说到这里,李煜嘴角微微上扬,

  “若非父皇背负骂名割地求安,把那郭荣活活耗死,我们又岂能有今日的安稳?如今北方已由一介粗鄙武夫赵匡胤镇守,实不足虑也。”

  四年前,北方的政权尚不是“宋”,而是由郭威建立、养子郭荣继承的“周”。

  郭荣可谓是一代雄主,他北征北汉、西讨后蜀、南争江北,所经战争屡战屡胜,可谓是打遍天下无敌手。

  只可惜,在郭荣将周边国家都打得服服帖帖,并与契丹辽国开战意欲夺回燕云十六州之时,郭荣不幸染病,英年早逝。

  这场本应名垂千古的战争就这样被迫戛然而止,不仅战争前期取得的功绩被一笔勾销,激怒契丹人反攻中原还带来了一场不小的劫难。

  国家没了君主,瞬间乱得一塌糊涂。

  郭荣的儿子虽然很快继了位,但他尚且年幼,根本不能理政,她的遗孀小符后也只是个不通政事的柔弱妇人,于大局做不出任何改变。

  也就是这时,把握着周国精兵,时任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的赵匡胤找到了机会,他借口辽兵来犯带领精兵来到了陈桥驿。

  接着,赵匡胤派人在军中散布“今皇帝幼弱,不能亲政,军士为国效力破敌,无人知晓”的言论,让将士们不愿战斗,裹足不前。

  这时候,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后改名赵光义)和亲信赵普见时机成熟,便授意将士将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假装醉酒刚醒的赵匡胤身上。

  随后,将士们并皆拜于庭下,呼喊赵匡胤为万岁,拥立他为皇帝。

  赵匡胤因此得了军心,他率军回师开封,逼使年幼的恭帝禅位,轻易地夺取了后周政权,建立了赵宋政权。

  这便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