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四章 芥藓之疾_我在大明一心求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微臣冤枉。”

  但王顺的呼喊,并没有带来任何效果。两个亲军侍卫直接将他拖了下去。

  “胡惟庸,汪广洋,乐韶凤留下,其余人回去吧。”朱元璋忽而说道。“是,陛下。”

  许安闻言,也转身准备向外走去。但是却被朱标给拉住了。

  “许安,河内县民夫造反,究竟是何原因?”朱元璋问道。

  “陛下,微臣身在京城,怎么知道这些民夫为何造反?”许安有些无奈的说道,“我虽然在河内县开凿河渠,但是我给他们工钱啊。一个月两钱银子,他们到哪儿做工能有这么多的银子?”

  “适才孟觥说,民夫造反乃是因为克扣他们的工钱,莫非是那些工头的缘故?”朱标问道。

  “不会的。我开凿河渠也不过刚刚一个月的时间,在他们上工的时候,我便派人将这个月工钱提前发给他们了,哪里来的克扣工钱,这不过是个借口罢了。”许安眼神忽而变得狠厉,他忽而记起,韩栋曾经多次前往一个叫云台山的地方,莫非在那里,有什么阴谋?

  “朱大虎,你去将沐英喊来,准备领兵前往平乱。”朱元璋说道。

  “陛下且慢。”许安忽而说道。

  “你有何话说?”

  “微臣想要问孟校尉几个问题。”许安转身看向孟觥,轻声问道,“河内县造反的百姓有多少人?”

  “约有五百余人,其中内有先前被解散的巡检司的士兵。同时被裹挟的百姓有数千人。”

  “你说先前被解散的巡检司士兵,也在其中?”许安有些惊讶的问道。

  “是的。张巡检认出其中十余人。”

  许安眉头微皱,低头沉思。

  他记得,被解散的巡检司士兵,曾经不少人接触过李庆、宋峰等人。

  看来刘峙是打算搞一波大的啊!

  “陶万户共做出了多少火绳枪?”许安轻声问道。

  “已有三十!”

  许安闻言轻笑道:“陛下,河内县的民变,无须派兵清剿,朱将军他们可以轻松剿灭。”

  “贼众已有五百,且裹挟了数千百姓,若是假以时日,势必会渐成气候。怎能放任?”朱标说道。

  “殿下,微臣并不是要放任他们。以朱将军的力量,可轻松剿灭他们。最多不过十日,便有捷报传来。”许安说道。

  “就凭这火绳枪吗?”朱元璋问道。

  “是的,陛下。这些造反的民夫,不过是乌合之众,怎么可能与训练有素的亲军相比,而且还有火绳枪加持,他们被剿灭乃是早晚的事。”

  “乐韶凤,你乃是兵部尚书,你对比有何看法?”朱元璋轻声问道。

  “陛下,微臣以为河内县民变虽小,以朱将军的能力,自然可以轻松剿灭,但也不能不预做准备。臣以为每日派八百里加急,传递民变消息,另外命沐英将军整备兵马,若有异动,即可带兵北上清剿。”乐韶凤说道。

  朱元璋闻言,不住点头:“乐尚书所言极是,传旨下去,就照此办理。”

  这时许安忽而高声说道:“陛下,河内县民变,乃是芥藓之疾,不足为虑。当务之急,乃是北方将要发生的旱灾,不知胡相、汪相及户部尚书,可已有计策救灾?”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