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七章 朝堂争执(求追读)_我在大明一心求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河内与京城,建立了一条专属的驿传。

  河内驿站的驿递都是东宫的亲军。

  往来之间,都是八百里加急。

  因此许安跟朝廷之间的通信非常说顺畅。他所写的信,很快就传到了朱元璋的手中,他对此颇为兴奋,便将一众臣工叫到了华盖殿。

  太子朱标,宰相胡惟庸、汪广洋,翰林学士宋濂,礼部尚书陶凯,皆会集于殿下。

  朱元璋坐在御座上,想众人问道:“许安上了奏本,意欲在我朝编修类书,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诸位意下如何?”

  许安的这个建议,深得朱元璋之心。他为了彰显正统身份,刚刚改元称帝,便组织人手开始编修元史。

  而这个编修类书,也是朱元璋文治的表现。

  胡惟庸上前说道:“陛下,微臣以为此事不可操之过急。编修一部类书,耗费极大,所需时间也很长,而今朝廷北伐西征,还有救灾,国库银两已是捉襟见肘。”

  编修类书,对于朝廷而言,自然不是坏事。但胡惟庸很清楚,若是编修类书的话,刘伯温定然要重新起用,这对他而言,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朱元璋闻言,面色微变,却向陶凯问道:“陶尚书,以为如何?”

  陶凯微做沉思,轻声说道:“陛下,编修类书,自然是极好的事情,但正如左相所言,如今朝廷耗费糜多,可请户部尚书来,查问国库可否有编修的预算。”

  朱元璋闻言点头,便对汪广说道:“将秦文绎叫来。”

  汪广走后,朱元璋却向宋濂问道:“若是朝廷编修此类书,宋学士可否为总裁官?”

  宋濂上前说道:“陛下,此等类书浩帙繁卷,微臣一人恐怕难当胜任。”

  这时朱标上前说道:“父皇,以许安所设想的类书,堪称古往今来第一类书,单是搜罗古书就耗费许多精力,儿臣以为可设三个总裁官,然后向全国征集文学之士,共襄盛举。”

  朱元璋闻言,不住点头。

  胡惟庸上前说道:“如今朝廷用钱的地方颇多,编修类书并非一时之急,待朝廷有余,再行编修也不迟。自古以来,皆无开国之初便修类书的先例。”

  朱元璋闻言,目光瞬间闪过一丝异色。

  恰在这时,户部尚书秦文绎来到殿内。

  “陛下,不知唤微臣前来所为何事?”

  “朕欲要编修一部类书,户部可有预算?”

  秦文绎闻言,面露难色:“陛下,如今开国之初,用钱的地方尚多,恐怕并无预算编修这样一部类书。”

  “国库年入两百万两,难道还拿出银两编修一部类书吗?”朱元璋阴沉着脸问道。

  “陛下,如今西征明夏,耗费颇多,而明年又要北伐,国库实在拿不出多余的预算。”秦文绎轻声说道。

  胡惟庸暗暗松了一口气。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