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9 为何不晚生几年_大唐风流小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唐春闱,并不仅仅只有进士科与明经课而已,另有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

  科考又分常科与制科两种,常科便是每年定时举办的科考,制科则是皇帝敕旨加开的科考。

  虽然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所重视,但好歹也是入仕的渠道,故而参加的人数也并不少。

  这五十多科的考生,加在一起,足有数万人之多。

  每年入京参加科考的学子,大多都居住在崇仁坊一带。当然,也有家境贫寒者,则会在城南居住,毕竟那里的房价比崇仁坊附近可便宜太多了。

  进士科的春闱,是每年科考的最后一场,自然也是最重要的一场。

  今日考试完毕,大多数考生,都涌去了崇仁坊的酒楼,以及平康坊的画楼妓馆之,打算好好放松一番。

  反正考不考得,三日后便见分晓,即便不,大多数人也是来年再考。但辛苦了一年,此时却怎么也要犒劳一下自己。

  不过去平康坊逍遥的,却只是少数学子,倒不是人人都是正人君子,只是囊羞涩罢了。毕竟平康坊一夜的消费可不低,即便出生小康家庭的学子,也舍不得拿出几百乃至一贯铜钱去一亲芳泽。

  所以,大多数的学子也只是在旅舍附近,找酒楼叫上一桌席面饮酒作乐而已。

  各家酒楼,坐的几乎都是来京参加春闱的学子,倒是十分热闹。

  酒楼里,有名学子忽然大声说道:“诸位,不知你们听说了吗?今日礼部考院,小诗仙又做了一篇章,名为《劝学》。某有幸拜读过,实在是钦佩不已,小诗仙果真学究天人,非凡人矣。”

  他这番话,立即引起酒楼诸生的注意,立刻有人起身问道:“这倒不知,这位兄台,可否为我等念诵一遍?让我等也聆听一下先生教诲。”

  “对,对,烦劳这位兄台,为我等吟诵一番。”周围一众学子也纷纷出言附和道。

  “好说,这自然没有问题。诸位听好了,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那学子立刻朝四周拱拱手,大声念诵出李忘忧的那篇《劝学》。

  两百多字的章念诵出后,原本喧闹无比的酒楼之顿时变得安静了,一众学子纷纷在口默诵这篇章。

  “先生果真大才,妙,实在是妙!”

  “小诗仙虽则年幼,却果真学富五车,为当世之大贤!”

  更有人用无比羡慕的口气说道:“说起来,先生今日在礼部考院前,又收了两名弟子,真是让我等羡慕不已啊。那两人何其幸运,能拜先生为师。”

  “不错,此事我倒是清楚,那两位学子,名叫上官仪与刘仁轨,今科进士科的考生。原本先生有言在先,他们二人若是今科能进士及第,便收他们为弟子,却不知为何先生改主意了,在入考院前一刻,便让他们二人磕头拜了师。”

  酒楼之,满是考生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