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2章 心思不纯_明末妖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关系的。”

  范怡话锋一转,“外面应该有人会做的,妾身明天就去找人帮老爷做出来。”

  刘慧明摆手道,“算了吧,这玩意很费力气,不要太劳累了,以后再说。”

  范怡坚持道,“不,我身子好着呢,老爷以前还说过,人要多运动,妾身成天闲着无聊,正好找点儿事做。”

  见她如此执着,刘慧明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让她注意身体,别累着了。

  想起刘佩琦说的事情,刘慧明问道,“你父亲逃到了清国,还有些散落的兄弟在国内,可有与你亲善的,我可以设法放过他们。”

  仇家的女人终究是个隐患,刘慧明还是起了小人之心。

  范怡怔了一下,最后还是摇头道,“妾身自入府门,便于外面断了联系,没有亲善之人了。”

  这姑娘柔弱得像一颗小草,刘慧明看着她的样子,心中不免又生出一丝愧疚,唉,人一旦上了年纪,就没有以前那样纯粹了啊。

  刘慧明上完早朝,在南书房见到了崇祯,崇祯一边招呼刘慧明在他对面坐下,一边问道,“侯恂此去河南,先生以为胜算如何?”

  刘慧明展开地图,指了指潼关、南阳和卫辉三处,“中原必可光复,只是不知李自成会往哪边跑。”

  崇祯道,“先生何意这么有自信?”

  虽然心里仍然有一丝隐忧,刘慧明还是拍着胸脯保证道,“倘若孙传庭能守住潼关的话,李自成必败无疑,若潼关被破,虽然中原仍可光复,但战局将变得不可测。”

  “传庭乃我大明良将,纵然不能出关击败李贼,要守住潼关自是绰绰有余”,崇祯对孙传庭的能力也十分信任,见刘慧明这么说,便主动打气道,“先生多虑了。”

  “未料胜,先料败!”刘慧明淡淡地说,“免得到时措手不及。”

  二人又说了一会儿话,王承恩来报朱之冯觐见,刘慧明找个借口想走,却被崇祯拉住了,“爱卿先别走,咱们一起听听朱之冯的赈灾方略。”

  朱之冯板着一张木瓜脸亦步亦趋地跟在王承恩后面,见到刘慧明一脸奸笑地看着自己,就像被电了一样把脸转向了另一边。

  “罪臣朱之冯见过吾皇。”

  “起来吧!”崇祯看着朱之冯瘦小的身材,淡淡地说,“朱卿在宣镇两年有余,手下贼子犯下如此大案,竟然毫无察觉,若不是刘先生抽丝剥茧,朕岂不是被你所误?”

  “臣知罪!”朱之冯再次跪倒在地,请罪道,“臣有负陛下所托,臣甘领责罚。”

  崇祯道,“大理寺已经对你做出降五级,罚俸两年的处罚,朕也不再罚你了。只希望你把这一次的差事办好,若这次你再办砸了,朕可就要治你个罪上加罪了。”

  “是!老臣一定替皇上办好此差”,朱之冯恭恭敬敬地磕了个头,“臣若再出差池,定当自裁以谢陛下。”

  “好,行了,起来吧!”崇祯摆摆手,“把你的赈灾方略说出来朕听听,刚好刘先生也在,也好给你参谋参谋。”

  朱之冯看了刘慧明一眼,见刘慧明竟然坐在崇祯斜对面,一副大喇喇的领导模样,心里的火气一下就起来了,喝道,“刘阁老怎能君前失仪。”

  “说赈灾之事就行了”,崇祯打断道,“朕忙着呢,没空跟你说这些无聊之事。”

  朱之冯还要劝说,崇祯一挥手,“金华大旱,田亩颗粒无收,饥民四起,你有何对策?”

  朱之冯从袖子里摸出一份奏章恭恭敬敬地呈上,“具体赈灾在方略,臣已经写在奏疏里了,请陛下过目。”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