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0章 方以智_明末妖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道,“大人,为何水烧开了温度就不再上升了?”

  刘慧明道,“说句实话,我也不太清楚。可能是水是由细小的颗粒组成的吧,这些颗粒被加温,然后就散开了,就形成了水蒸气,就散发了,顺便把热量也带走了吧。我是这么想的,但是并没有去做实验,研究这些必须要用试验去验证,可以大胆假设,但必须小心求证。”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方以智默默地念着,赞道,“此句真是至理名言也。”

  两人互相吹捧了一阵,刘慧明便给他普及了沸点、熔点、冰点等概念,并鼓励他往深里研究,最好把世间万事万物的沸点、熔点都测出来。

  方以智听得心驰神往,满口答应。

  刘慧明却知道现在的的技术水平根本不可能实现。不过,他现在在翰林院坐冷板凳,最不缺的就是时间,与其每天闲得慌就到处找茬弹劾人,还不如给他们找点儿事做呢。

  刘慧明道,“关于温度,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所谓‘高处不胜寒’,越往高处温度越低,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如果云从山下漂到山上的话,由于温度降低,就会下雨。反之,则不仅不会下雨,还会形成灾害,影响农作物的收成。”

  “啊?”方以智愣道,“温度还和下雨有关系?”

  刘慧明点头道,“水有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固态的水就是冰,液态的就是水,气态的就是水蒸气,肉眼看不见的,但是能感觉到。给冰加热就会变成水,给水加热就会变成水蒸气。反之,给水蒸气降温就会变成水,这就是下雨嘛,再给水再降温就会结冰了。”

  方以智仔细琢磨了一会儿,恍然大悟地道,“原来如此,这都是自然现象,为何我却一无所知。”

  刘慧明道,“因为大明的人都缺乏这种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这个大人在报上也有讲到”,方以智道,“大人提出的小故和大故,大前提和小前提,三段论、否定之否定等问题,学生研究了许久,深有体会。”

  刘慧明笑道,“那你何不把你的体会写成文章发表在《京报》上,让大明的士子都去研究?”

  方以智连连点头,“大人说的是,学生一定整理出来发到报上。”

  “那正好!”刘慧明道,“我们《京报》正缺你这样的大才写的文章呢,如果你能每期都写一篇就好了。”

  方以智大喜,爽快地答应了。

  难道不收版权和稿费吗?

  刘慧明迟疑了一会儿,还是主动提醒了他,哪知他却毫不在意地道,“能让天下世人都看到下官的文章,下官已是求之不得,何敢求润笔之资?”

  刘慧明摆手道,“不成,不成!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你应得的报酬,为了长期合作下去,你必须接收。”

  方以智推辞不过,只好答应了。

  刘慧明道,“咱们的稿费分成两部分,一是每一篇文章的报酬,这是按篇幅来算的。其次,在每年年初,我们都会把上一年的优秀文章整理成书售卖,这可是收入的大头。不过,这笔收入是书社、报社和作者三方分成的,目前的比例是三三四,书社和报社各占三成,作者占四成。”

  这个分配方案可比后世的网站狠多了,刘慧明说完就觉得良心不安,连看都不敢看方以智一眼。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