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九章 路遇丧事_唐朝第一道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不过,他的身体经过几年的打磨,再加上药水的浸泡,早已不是当年的他了。

  别人在大雪天里,或许需要穿得厚厚的,而钟文他,却是只需穿上一两件衣裳即可。

  这也就使得钟文行动起来更方便一些,不至于太过臃肿。

  第二日清晨,天还未亮,钟文就已醒了过来,随既,又是打坐习练功法半个时辰。

  打坐结束后,这才起身开始离去,正好,天色也开始亮了不少。

  官道无人,当然也无山匪。

  钟文现在已然对山匪一词,心中有些痛恨了。

  或许,在经历过那五当寨之事之后,他对山匪可谓是痛心的很,这世上要是少一些这样的事情,那这世界,也将变得美好一些。

  美好一词,放在唐朝,好像有些讽刺,至少,目前是这样子的。

  钟文的思维,总是会在不知不觉间,带着前世的一些东西,就如这个美好一词一样。

  在古代,哪里有什么美好不美好的。

  来到唐朝已有好些年了,什么样子,自己心里没个数吗?难道还不知道当下是个什么情况吗?

  只不过,钟文更是愿意选择这样的美好,只不过,时代不允许。

  “梆,梆,过道来客,礼让于人。”

  正当钟文闷着脑袋赶路之时,官道前方,传来敲木梆子的声音,还传来一年老的呼声。

  钟文抬头看了过去,这才知道,这是人家出殡办丧事。

  随既,钟文让于路边,微低着头。

  钟文并不知道,他离着丹水已是不远了,估计,再行一两个时辰,就该到了丹水了。

  而这路遇出殡办丧事的,估计就是这丹水附近村子的人了。

  一行众人,身着素服,或绑着一些白绫,一路哭哭啼啼的离去。

  钟文看着离去的众人,猜测着,这出殡之人家,估计是死了一个年纪不大的人,要不然,前面的绫布,应该是打头的,而这出殡的绫布,却是打尾的。

  如钟文所想的一样,死去的确实是一位年轻人。

  绫布打头为年老之人,意为安,而绫布打尾的,却是为年轻人,或者说是年纪不会很高的人,家中且有长辈在的,那就得打尾,意为悲。

  当然,各地也有各地的风俗,不一定就是如此。

  但身为道士的钟文,却是知道这出殡的事情,打眼就能猜出,这里面的事情是为何。

  至于是何人死去,这并不是钟文关心的,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人死去,同样,也会有有出生,这就是天道自然。

  有生就有死,不管如何,这一切,都在这天地自然之间,谁也无法阻止,谁也无法逃避。

  站了片刻之后的钟文,转身继续往着官道行去。

  可当钟文还未走两刻钟,再一次的看见出殡的。

  不过,此次钟文到是自觉了些,直接往着官道一边站着去了,也无须别人提醒了。

  连续两场出殡,虽然不常见,但也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