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章 夜半苦读晨风香_君远幽云婷墨池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半的诗歌,脸上的表情越来越古怪: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这是什么话啊?这也叫诗?简直比俚语更加通俗易懂!难道这其中包含着什么深意?

  不敢懈怠,他立即将李丛嘉随手写下的这半句诗呈给刚刚起床的李璟。

  斜着看了一眼,李璟哈哈一乐:“这小子写的是什么乱七八糟?我给他的压力是不是太大了点?听说那吴越小王子是个女娃,输了可就太丢人啦!”

  冯公公微微躬身,递过一件干巾:“陛下不用操心此等小事!不过一场戏耍,老大人们都没参加,恐怕吴越那三个老学究也不会参与的!”

  李璟点点头。转身看向了从外面走进来的女官:“你一会儿出宫,别暴露身份,把现场的情况报回来!对了,听皇后说,你有意要嫁人了?”

  女官岳彩雨一脸红云:“娘娘是我为着想,可是我准备陪娘娘一辈子呢!”

  “用不上的!女人啊,过了这二十年就完了,你快三十了吧!在外面这年龄未嫁,已经愁煞父母亲人了!你有没有什么中意的对象,自己留心点,和娘娘说!跟我们这么多年,怎么也要嫁一个好人家!”

  岳彩雨一揖到地:“陛下皇后对我的恩德比天高,有主如此,奴还何求?”

  摆摆手,李璟离开皇后宫殿,向远处的“祥云殿”而去,准备和冯延巳、周宗等人研究碑拓。

  秦淮河,实际长江支流,是金陵城(南唐改为江宁)主要河流。相传秦始皇东巡时,望金陵上空紫气升腾,以为王气,下令在方山、石硊山一带,凿晰连岗,导龙藏浦北入长江以破之,到唐代,根据这一传说,改称秦淮。

  秦淮河两岸建有不少佛寺,东晋时的瓦官寺,南朝时的安乐寺都非常著名。此外,秦淮河之所以名扬千古,就是两样东西引人久久难忘。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一语双关,将十里秦淮河“六朝金粉”的繁华描述得淋漓尽致。

  这里绝对不是浪得虚名。达官贵人和文人骚客偏爱此地,最重要的,就是那青楼林立,佳丽云集,万舟飘过,香溢十里。

  今天的秦淮河两岸,更显风姿:一架直抵中间巨大彩船的便桥横空而生,装绸挂缎,披红饰绿。中间十八条大船头朝外,尾朝里,与中间方形架台紧密衔接,如一朵盛开的牡丹,吐出一簇“金蕊”。

  一百零八杆大旗杆子金黄,彩旗迎面烈烈作响,在江风和晨阳中,充满喜庆。

  围着方形台,整整一百零八个座位各占据一杆旗,位置上已经标明了各商铺的名称:元宝铺、李记绸缎、青玉阁、烟花殿……

  几乎整个金陵城最大的生意铺子都谋得一席之地。未曾排到台上的,也在十八船头上挂起了自己的幡子——这种吸引眼球的盛会,如果不趁机打响品牌,岂不白瞎?

  李丛嘉真没想到,金陵人,或者说南唐商人,更准确说,是整个江南的富人们,对于奢华的生活如此热爱!

  满街都是小吃,处处都是杂耍,入眼灿烂烟火,举目彩带粉裙……仿佛一个盛大的节日,全城都盛装出行,将整个秦淮河畔挤得水泄不通。

  李丛嘉好容易在一百禁军护卫下挤到那彩色便桥边,正要过桥到中间的木台之上,却见远方同样蜂拥而至大群军卒,硬生生将李丛嘉挤到了后面。

  吴璋大怒,正要理论,却见一素妆女子从香车上缓缓而下,一袭白衣,如雪中傲梅,瞬间吸引了全部的目光。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