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九十一章 表哥的生活_狂野十八少年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六月一号,万帆和赵永泉合作的年产五十万台影碟机的万泉制造有限公司,正式扬帆起航。

  万帆没有去参加开业仪式,上千里的路程就去参加个开业仪式,他觉得非常不划算,就虽然那个企业有一半是他的。

  他只是在电话里问候了一下。

  这样一来,国内的影碟机市场在九五年下半年就有了年产二百万台的实力,万帆和赵永泉这边占据了将近一半的份额,万燕电子现在也有年产五十万台的能力,他们这个联合体承包了国内影碟机三分之二左右的产量。

  其他厂家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市场,大概有七八十万台的产能。

  不过这个数字明年可能会大幅度提升。

  每台影碟机他们有五十元的权利金收益。

  万帆赵永泉和江万梦每人每年从这些厂家身上还能有一千多万的权利金分账。

  虽然影碟机的产量上来了,但是销量反而出现了下滑,毕竟现在影碟机的售价太高了。

  四千元一台的影碟机可不是普通大众能消化的起的。

  现在能买得起影碟机的几乎都是高端消费群体和商业用户。

  满大街的卡拉OK和酒店里的配置成为商业用户的主力战场。

  高端的消费群体虽然还有一定的消费能力,但毕竟是少数,该是考虑影碟机普及的问题了。

  由万燕电子牵头,国内生产影碟机的厂家派代表进行了一次磋商,讨论影碟机降价的问题。

  电子产品通常十八个月会进行一次产业升级,一些新的革命性的电子原件出现进行更新换代。

  这样那些老式的电子部件就会进入白菜价阶段,产品的成本由此大幅下降。

  江万梦是九三年下半年做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影碟机,到现在两年的时间,影碟机上用的部件正好进入这么一个阶段。

  这次电子元器件的周期性革新浪潮让影碟机上运用的诸多部件都成了大路货,也让影碟机的成本像断崖一样直降了八百元。

  这中间降价最多的大概要算解码芯片了。

  斯高帕公司发现华国最大的影碟机生产企业千帆已经不采购他们的芯片了,就是和斯高帕合作的万燕电子采购量也越来越少,一打听才知道华国国内有企业山寨出了解码芯片。

  人家不单完美的山寨出了他们的解码芯片,还弥补了芯片本身的一些不足。

  这次斯高帕公司也不得不进行了腰斩式的降价。

  既然老外心不甘情不愿地降价了,但他们芯片的价格依然高于国内自己生产的芯片。

  这大概就是老外傲慢的真实写照吧。

  虽然斯高帕的老板是米籍华人,但骨子里他已经是地道的米国人,完全西方人的观念,在万帆的眼里也是老外。

  也从一个侧面反应出当华国一个项目崛起,同在这个项目上的老外就只能去吃草的真实原因。

  这还只是第一轮的成本下降,到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