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3章 区别_衣冠不南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居,成分又杂乱。其中有不少是接受大汉治理的自己人,有迁徙的外地人,还有百姓们受不了税赋跑出去当外地人的数百个部族,主张和亲近以及汉化程度都不同,极难治理。秃发鲜卑,如今不过几万人,盘踞在野外,还不曾归顺。曹髦总觉得,治理这些地区时,应该明确界限,表明自己人和外人的区别。而且在接受归顺的时候,也不能那么容易。今日在看到这些秃发鲜卑后,曹髦心里忽然有了更多的想法。雍凉地区,蜀人很喜欢联络这里的胡羌来协助自己出兵,每次说起要治理此处的胡羌问题时,双方总是争执不断。有人觉得该杀,有人觉得要怀柔。可曹髦却觉得,这两者都不对,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怀柔自己人,杀掉入侵者。裴秀的政策已经开始在南匈奴进行了,这些方式应该要带来些好处才行,例如说,只有接受教化的自己人,才能正常进行贸易和放牧等事情。若是外来者,不愿意接受教化,那就该对他们进行驱逐,封锁,他们的牧场就交给自家人来放,岂不是很好?曹髦轻轻的叩打着面前的木案。就在曹髦沉思着这件事的时候,王肃在诸多士人们的簇拥下走出了太学。这一刻,真正的王学方才出现在了洛阳之中。当王学开始传播的时候,都不需要庙堂再多做什么,王肃的诸多想法已经在各地传的沸沸扬扬。这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反应的慢点的还在询问着那些他们所无法理解的内容,而反应过来的人此刻已经在高呼着要大一统了。一时间,春秋公羊的大一统仿佛又借着玄学的壳活了过来,充斥在洛阳之中。人人所谈论的都是这些事情,士人们的热议甚至一度成为了底层百姓们口中的怪事。竹林的那几位此刻也是得知了具体的情况。当他们聚集在一起,商谈这件事的时候,他们的想法似乎出现了分歧。因为信念崩塌而失去了动力的阮籍,此刻变得有些不同了,王肃的学说给了他全新的启发。阮籍同样是个经学家,虽然比不上王肃,但是造诣还是有的,阮籍当即就认可了王肃的学说,毕竟他那种追求更高层次的主张,也同样得到了王肃的认可,甚至被王肃认为是在在太平世里保持巅峰国力的治国经学。可刘伶却保持着不同的看法,刘伶认为,这只是王肃为了帮着皇帝完成大一统而编撰出来的,不必理会。而其余几个名士,各自的想法却都不太一样。其中感触最大的应该就是嵇康了。嵇康是很支持曹髦的,可同样,他反对曹髦的残酷政策,他认为应当采用无为而治的手段,并且认为当下的政策会给后来带来隐患,可是在接触了王肃的经学之后,他猛地醒悟,这只是暂时之法啊。比起他无依据的反对,王肃的想法更具备说服力。阮咸几乎是反对王肃的,他觉得王肃的学说就是在淡化玄学,这是用儒学来吃玄学,利用玄学的壳子来讲儒学的道理,根本就是错误的东西。他们似乎谁也说服不了谁。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