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2章 诊断病症_醉吟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2章诊断病症

  刘思景把脉之后,也是眉头紧皱,又伸手隔着丝帕,触碰了柳墨浓的额头,滚烫的体温,令他神色也是有些复杂。

  桑妈妈凑过来,紧张询问:“刘神医,怎么样?”

  虽然她听到苏宸是刘神医的师兄,但是,如此年轻,还是让她心中没底,把治病救人的希望都寄托在刘神医身上了。

  刘思景诊断道:“舌红苔黄,脉数有力,属热毒炽盛之症,同时邪入心包,高热惊厥,昏迷谵语,神志不醒……”

  这些专业术语,桑妈妈听懂个只字片解,依旧一脸懵逼。

  “刘神医,奴家听不懂这些,究竟能不能治啊?”桑妈妈苦着脸问。

  刘思景解答道:“这不是简单的风寒病了,有了惊厥癔症,伴随如此烫烧的热病,连心肺和头耳都受到了影响,要诊治相当麻烦。”

  “那可怎么办啊!”桑妈妈十分担忧叫苦。

  刘思景捋着山羊须道:“首先要降温,不降热烧,炎症不消,其它病症便难以解决,柳姑娘很可能无法救过来!”

  桑妈妈从其它郎中嘴里,也听到过类似的诊断,但是轮着开了药方,却并没有起效果,着急道:“那就请刘神医赶紧帮墨浓想法子退热治病吧。”

  桑妈妈又道:“同仁堂的孙神医也来过,呐,这是药方。”说完,她从袖子内拿出了一张孙郎中开的药方。

  “紫雪散?”刘思景有些惊讶,愕然道:“可是《千金翼方》的‘紫雪’之名?但这紫雪散,药王孙思邈也只是简略提到过,后来失传了,百年未见流传于世,难道师兄知道此方?”

  桑妈妈摇头道:“折腾了几次,墨浓的病情反而更重了。”

  “这是牛黄清心剂的方子!”苏宸看到这些药草,便认出了药方名。此药方始于东汉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经过历代医家加减化裁,唐宋时期药方并未失传,刘思景有这个方子,倒是并不奇怪。

  “我写给你吧!”苏宸在梳妆台前,提笔写下了一个方子:寒水石、犀角、羚羊角、木香、沉香、元参、升麻、甘草、硝石、麝香、朱砂……等十六味药物配制而成。

  苏宸犹豫了一下,说道:“还算对症,不过退热效果一般,针对惊厥中风之症倒是效果不错,但柳姑娘情况比较严重,光凭此药方,怕是数日之后才能起效果,但柳姑娘却等不及数日后,不如用紫雪散吧!”

  “师兄觉得,能对症见效否?”

  刘思景惊喜接过药方,看过后有些激动道:“这真是紫雪散的药方……再现世间了。”

  刘思景沉吟了一下,走到内轩梳妆台前,就着桌上笔墨,提笔写下了一个药方后说道:“我开了一个方子,可用于高热不退,痰涎壅盛,昏愦不省,语言蹇涩等症,派人去百味堂抓药即可,他们知道每种药材该抓多少量儿。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