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05章 造船与铸刀_醉吟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05章造船与铸刀

  苏宸亲自培养航海员和舵手等理论知识,他如果实践起来,肯定不行,别说掌舵划船,就是坐船还有点晕呢。

  因为这个时代的木船,在海面上,哪怕很大,也是晃的厉害,这几次苏宸做船出海,都有些晕船。

  所以,他只提供海图和指南针,告诉一些季风的原理,比如夏季风和冬季风,为何从不同的地方吹来,因为一个是亚热带季风,一个是西伯利亚寒流影响之类的。

  这些词语,这些水师校尉和舵手,可都是第一次听了。

  不过,苏宸并没有着急把世界的地图画出来,也没有告诉他们地球是圆的,月球围绕地球转,因为月球引力,导致潮汐和季风变化等等。

  太复杂了,担心那这些人听不懂,而且也完全没必要做这一步,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画蛇添足。

  而且担心一旦这些地图提前外流到西方、西域等,很可能加速欧洲中世纪的发展。

  苏宸觉得,等中原稳定后,逐渐推进商业发展,平衡好封建社会与资本社会之间的关系,一点点改革,才能够一直领先世界。

  这些国运发展,暂时还不是苏宸需要考虑的,他只要不把许多先进思想和理论,过早传出就行,必须要掌握在他的手里,日后一点点使用。

  “目前我们拥有的大船,载重多少?”

  苏宸闻言,在心中计算,这个时代的对船舰载重的计量单位,一料等于一石,相当于今天120斤,这艘航海大船,可载四千料,即载重240吨,也算很大了,但宋代还有更大的船,千吨的都有。

  荆泓抱拳道:“明白了,末将回头安排妥当。”

  “那舟船有多大?”

  据记载,北宋徽宗年间,宋廷因为要派遣使团访问高丽之需,诏令船坞制造了两艘巨舰,一艘命名为“鼎新利涉怀元康济神舟”,一艘命名为“循流安逸通济神舟”。

  “哦,那就是小了一半。”苏宸点头,明白过来。

  苏宸进入兵器坊,看到了刚出炉打造的长刀,与唐刀稍微有了变化,刀身微曲、刀头较宽、厚脊薄刃,并带有护手的型式,坚重有力。

  苏宸又问:“舟船有多少?”

  “可载两千料!”张枭回答。

  “三四十艘左右!”

  苏宸说完这些话,让这些水师校尉、舵手先回去消化,同时研究海图路线,为半月后出海做准备。

  他观察铸造工艺之后,发现铸剑师们已经运用了纯熟的夹钢技术,提高刀的硬度,但是,还不是真正的炼钢技术。

  大船一只可载一千人,内有水手六百人,兵士四百人,另有小艇三只附属之。

  一位叫张枭的校尉回答:“这种大船有十二艘,其它多是略小的舟船了。”

  苏宸暂时就做了这种事,虽然他经验不够,但是好在漳泉两州地盘不大,他想用来练手了。

  在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