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22章 朝会参政_醉吟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22章朝会参政

  朝堂上,刑部侍郎魏岑与吏部侍郎韩熙载,关于给苏宸赐“六部行走”的特殊实习职位,争吵起来。

  魏岑抓住新科状元与“国运”的联系,嘲讽韩熙载言过其实,这是在捧杀苏宸,堂堂唐国的国运,乃是与皇室与大臣们相关,靠一个新科状元,太瞧得起他了。

  “每届科举,都有状元,不光唐国有,其它诸侯国也都有状元。但是,一个朝廷的发展,国运的气数,却绝非那些状元郎就能左右,甚至发挥的作用都极其有限。韩大人,我素知你对苏宸有知遇之恩,收为门生,看重他,更甚过你的亲子。但即便如此,强推上位,钻营仕途,假公济私,未免操之过急了。”

  魏岑冷笑连连,直接当众朝堂文武大臣的面,痛斥韩熙载,觉得很出气。

  宋党的人纷纷附议,也在反驳和斥责,不同意这个破例。

  韩熙载冷眼看着这些宋党的人,说道:“老夫举贤不避亲,苏宸的才华,岂是你等能尽知晓?一是他的诗词,堪比前朝文坛大家,这一点,天下罕有。其二,他精通格物,在润州替白家制造青白瓷、香皂等新物品,可以让朝廷增加收入,充盈国库,富国民强。其三,他精通医术,手握多种药方和治病新手法,还治好了天花瘟疫,缓解唐国瘟疫危机。这些在以往历届状元身上,都不曾见,难道不值得朝廷破例培养,不拘一格,重用人才吗?”

  韩熙载列数了苏宸几种特长,让宋党的人也是哑口无言,这些才华,的确无法辩驳。

  “臣赞同韩大人提议。”

  “臣附议!”

  孙党的徐铉、钟谟、高越官员陆续站出来力挺,连新党的潘佑等人,也支持了。

  要知道古代战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前线打仗需要的粮草动辄天文数字,如果按照一个士兵每日一斤米,那么十五万大军,每日消耗就是十五万斤,约一千二百石,一个月下来,就是三万六千石米。一年呢,就是四十五万石粮食。

  然后军饷、兵甲等额外提供,都需要巨大国库支撑。

  在三党中,因为宋党和孙党的人都是二三十年前,从北方逃离战乱,投奔江东的北方士大夫居多,因为政见不合,分成两派,争论了数十年。

  有欣赏的,有嫉妒的,也有带着恨意和反感。

  而新党因为是长江以南的读书人,对北方的读书人有些抗拒,因此,组成了南唐新党,主张变革自救,以前宋党打算拉拢新党,但是,在政治上,宋党毕竟属于保守派,孙党则倾向于变革自强,所以,新党渐渐靠近了孙党。

  比如韩熙载提出,小小西蜀,兵甲不足二十万,就挡住了宋国南北两路夹击,使得宋国主力军损失惨重,可见宋军并不可怕,唐国应积极备战,发展水师,时刻提防宋军的压境。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