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4章 商议对策_醉吟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4章商议对策

  苏宸进入了窑口的内部,看到了工匠们在里面现场的烧制工艺,和窑炉、窑具、烧成的过程中的步骤,以及火温的控制等,认真观察。

  窑具有筒形和漏形匣钵、垫饼、支柱、火照等;制瓷工具有轴帽等。这些工具,苏宸还是第一次现场观见到。

  苏宸在窑口内,发现窑炉附近没有煤炭,有些好奇道:“你们用什么烧火增加温度的?”

  一位粗犷的工匠转过头,回答道:“当然是木柴了,不然还能用什么?”

  苏宸沉思了下,这才恍然,在北宋以前,古代人都是用木柴烧成陶瓷器的,到了宋代中期,在北方部分官窑才改用煤作燃料。

  虽然木柴燃烧快,但燃尽后灰烬即落入灰坑,没有留下很厚的燃烧层。因此,勤、快、少的添柴烧制方法,也为炉温的平稳上升提供了有利条件。

  柴燃烧时火苗长,火焰柔和,所产生的一氧化碳气氛浓淡适宜,为瓷器釉料中的铜元素还原成色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所以柴窑制品釉色相互渗化过渡自然,呈现出清丽淡雅、俊秀飘逸之美。

  不过,控制火苗和热量需要适中才行,往往因为火温不够,常出现废炉残次品,制造出废品率很高,费时费料。

  苏宸观察许久,然后发现了一点问题,说道:“你们的窑炉有些不合理,火网面积也少,可以改进一下。”

  傅蝉儿道:“听闻是柳墨浓去了白府,找到白家大小姐白素素,然后重金聘请了苏以轩写下这个西厢记的戏本。”

  邱芷兰一身素白长裙,洁白高雅,容貌清丽,对着傅蝉儿道:“傅姐姐,这些日子你们红袖坊的日子也不好过吧?”

  苏宸嘴角一抖,没有继续解释,而是把这点记录下来。他想到宋代烧制陶瓷,似乎采用两峰状窑炉,双火煻增加火网面积,双火口轮流添柴,有利于在烧成过程中炉温平稳上升,不过这只是小小改动而已,可以实现,却不能改变大局。

  根据史料记载,青白瓷就是在五代末、北宋初出现的,苏宸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

  邱芷兰叹道:“这苏以轩,究竟是打哪冒出来的才子,怎生这般厉害?据说在徐府诗会上,写诗作词,首首惊艳,和叶探花对楹联也胜出了,名气一下子被润州的读书士子们追捧起来,如今被称为江左第一才子了。”

  以前三女很少往来,都暗中较劲儿,但如今柳墨浓人气爆棚之后,她们反而私下凑在一起,被迫要暂时结盟了。

  三位佳人都是花旦,夺花魁的有力竞争者,去年傅蝉儿夺魁,人气最旺,那是因为幕后金主砸钱够多,但光比容貌,三女可谓春兰秋菊,各有千秋,都丝毫不逊色对方。

  苏小婉试探问道:“傅姐姐,邱姐姐,你们知道柳墨浓是如何搭上苏以轩公子的吗?”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