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2章 武德司密奏_醉吟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2章武德司密奏

  大宋都城,开封汴梁。

  这是北方目前最大的一座城市,气势雄伟,规模宏大,人口过百万,富华甲天下。

  而大宋皇宫更是富丽辉煌,楼宇建筑群鳞次栉比,连绵起伏,高墙厚重,庭院深邃,四处可见的廊柱巍峨,甬道华丽,砖瓦精美,雕梁画壁,凸显出皇家的气派与威严。

  御书房内,有一座青铜暖炉十分显眼,呈现三层宝塔状,四壁镶金镂空,里面的兽炭和檀木混着在燃烧着,冒着轻烟,既有给内室赠温,也添了几分香气。

  北方的三月底,可不像江南那样暖和,春寒凉气仍在,宫内的暖炉仍未断用。

  三十八岁的赵匡胤,方面大耳,浓眉阔口,身材魁梧,穿着一身金龙黄袍,正襟坐在雕刻蟠龙的木椅上,全神贯注批阅着奏折,尽心竭力。

  在华夏历史上有“唐宗宋祖”之美称,这赵匡胤结束五代十国的乱势,对历史发展有着巨大促进作用,历来评价也颇高。纵观他崛起之路,那是相当顺畅,赵匡胤初出茅庐,在后汉时投奔枢密使郭威,致身行伍,并于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时期击北汉、南唐,屡建战功,逐渐成为禁军的重要将领。

  在柴荣病重时,赵匡胤被升为殿前都点检,成为禁军最高统帅。显德七年(960年),假装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但旋即在“陈桥兵变”中被麾下禁军将领们拥立为帝,并回京逼迫后周恭帝禅位。同年,赵匡胤登基为帝,改元建隆,国号“宋”。

  如今是大宋第五个年头,年号已是乾德二年,经过赵匡胤五六载的励精图治,重整军备,稳定民心,完善朝政机构重组和新建,已经完全驾驭了这个新王朝。他举手投足、一鼙一笑,都已经多出一股雍容尊贵、九五之尊的气度。

  他扫了一眼,看到上面写的尽是些小事:比如李煜沉迷诗词和佛法对朝政并不热枕,唐朝廷得知宋军攻打荆楚后,无动于衷,两个派系在朝堂虽有争吵但没有结果,那韩熙载仍在罢官中。最后加了一行字,描述唐国出了个写词大才子苏以轩,文采惊世,写下多篇佳作,一时名声大噪。

  赵匡胤接过之后,先扫过来自长沙府的密函,上面的大意是荆楚已经彻底拿下,征讨荆楚的大将军王全斌势如破竹,目前只剩下一些小的县邑尚未布及,正在清剿地方残余叛军等。

  张德钧也细声笑道:“官家雄才伟略,老奴也是实话实说罢了。

  赵匡胤失笑道:“你啊,就懂捧朕开心。”

  张德钧又问道:“官家,唐国那个新冒头的苏大才子,需不需要格外关注,派人查找身份,然后监视起来?”

  她已经十二岁了,豆蔻年华,也到了少女怀春的时候。

  赵匡胤闻言停下了手中的笔,抬头看了张德钧一眼,说道:“呈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