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4章 皇帝密旨平苗方略 王骥立场出人意料_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总共才当了一年,总不能把山西军备废弛的责任,怪在那个倒霉蛋身上吧。

  王骥越想就越生气,于是客套了几句,便让石亨、刘永诚等人回营休息去。

  虽然现在石亨是侯爵,王骥是伯爵,但是一来王骥是主帅,官阶又高;二来石亨先后在山西打了两场大败仗,自觉理亏,底气不足。所以对王骥的怠慢,也不好多说什么。

  送走了众人,王骥命人去请保定伯梁珤、副总兵方瑛。

  然后王骥便闭目养神,细细思考自己将来的出路。

  对于王骥的立场,这次朱祁镇和朱祁钰两兄弟都判断错了。

  朱祁镇一直认为自己对王骥有知遇之恩,王骥必定会死心塌地地效忠于自己。

  巧的是,朱祁钰也是这么认为的。虽然继位之后,朱祁钰一直在给王骥加官晋爵,要钱给钱,要粮给粮,要兵给兵,没有丝毫亏待。但是从内心理性的角度来看,朱祁钰也觉得自己的示好没什么大用。

  朱祁镇和朱祁钰都是从人之常情出发,做出的判断。

  其实朱祁镇和朱祁钰的思路都没有问题,真正的问题出在王骥这里。

  朱祁镇在位里,喜欢把大臣往监狱里扔,朝中的重臣,很少有没进去过的。

  宣宗因为爱玩蛐蛐,被后世称为蛐蛐天子。按朱祁镇爱把大臣往监狱扔的毛病,后世应该称其为监狱天子才对。

  可惜朱祁镇叫门天子的名号实在太响亮,直接碾压了其他的备选称号。

  所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大部分臣子对下狱之事,并不过多在意。但凡事都有例外,别人可以无所谓,但是王骥在乎。

  只不过以前的时候,王骥没的选。

  但是现在,新换上来一位皇帝,与之前的朱祁镇一样是强硬主战派,而且比朱祁镇更加痛恨昏庸误国的宣宗和三杨。

  这新皇帝的能力还比太上皇更强,不到半年时间,就打散了瓦剌,在北方给宣宗擦干净了屁股。

  王骥虽然远在贵州,但是门生故吏遍布朝堂,也能得到京城传来的消息。

  比如朱祁钰刚登基时,于谦提出从南京调陈友率一千精锐前往王骥军中,负责严密监视,防止王骥有所异动。

  但是此提议不仅被朱祁钰断然拒绝,而且还严厉呵斥了一番。

  事情虽然不大,但是很暖心。

  再说摸着良心讲,到目前为止,朱祁钰并没有丝毫亏待王骥的地方。

  现在王骥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爵位、官职、权势,以及满门富贵能否延续的问题。对于助上皇复辟,真的是兴趣不大。

  历史上的王骥,之所有去参与夺门之变,除了追求爵位与富贵的延续,为子孙谋个好前途外,

  最大的原因,就是备受排斥,郁郁不得志。本来的兵部尚书之位,被于谦占了,这也就算了。还受王振牵连,被闲置到了南京。

  现在则完全反过来了,皇权更替,王骥没受丝毫负面影响,反而于谦被派去了南京。

  朱祁钰在刚刚的密旨里写的明明白白:王骥不仅稳居兵部尚书之位,而且苗乱平定,侯爵亦不在话下。

  本来王骥是不可能相信文官封侯这种鬼话的。

  但是刚刚抵达军营的刘永诚,本是御马监掌印太监,皇帝竟然顶着巨大的压力,硬是给刘永诚封了伯爵。

  虽然刘永诚是威望、功勋仅次于郑和的传奇太监,但是破格赐予伯爵,皇帝的魄力之大,也真是够吓人的了。

  皇帝给刘永诚封伯爵,起到了千金买马骨的作用。

  所以当朱祁钰在密旨中提到要给王骥封侯时,王骥丝毫不作怀疑,就顺理成章地当真了。

  真要是能捞到侯爵,那还怀念太上皇干啥。

  不过新年前后,各种大火、郕王之死等消息,此时已经传到了王骥这里。

  现在王骥倒向朱祁钰唯一的顾虑,就是这位新君能不能生出嫡子来。

  最好是能有毫无争议的嫡长子,那样就彻底稳了。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