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13章 徙天下豪富于咸阳!收天下之兵铸金_吾弟大秦第一纨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平”二字的区域。

  “昭襄先王时,武安君在此出奇兵二万五千人,断绝赵军后路,又出一奇军五千骑兵断绝赵军步军,和骑军。赵军由此分而为二,粮道绝。武安君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天下大震,让当时的赵国难寻身高能比车轮还高的人。”

  始皇帝手指顺着“长平”,顺着舆图上的道路划着线,划到在舆图上,与“长平”不足两寸的“邯郸”。

  “诸公观之,若当时昭襄先王判断不发生错误,武安君大可长驱直入,一举攻占赵国,秦国当可先三十年夺得赵地。赵地与胡人所居接壤甚众,马场众多,秦之骑军至少可扩一倍。若当时真如朕所说,秦或可在先王时,便能一统天下,省却二十年。兵事与今日事,何其像也!若今日朕畏首畏尾,当年未灭赵,距灭国仅一步之遥赵国,便出了一个压的我秦国难进半步的李牧。今日不迁天下豪富,这六国大地,又会出多少个李牧!”

  蒙毅皱眉,摇头不同意地道:“毅曾听大父言说,当时情况非陛下理所当然之想。武安君坑杀四十万赵军降卒,引起天下恐慌,六国有合纵之盟约已被间人送至咸阳。赵国失四十五万精壮兵士,已是待宰羔羊,没有做大之可能。不如调武安君回秦,以免六国围之。”

  始皇帝搂着蒙毅哈哈大笑。

  “你这幼崽,幼时便跟在蒙恬与朕屁股后面,随我二人行事。大些沉稳许多,对蒙公,武叔之话深以为然,至今仍无自己所想乎?王绾,你来告诉他,蒙公所言对否!”

  老迈的王绾看着始皇帝言笑无忌,直觉似回到十数年前一般。

  那时的始皇帝还叫做政公子,虽然在咸阳宫不受任何人待见,被自幼神异的成蟜公子所放光芒掩盖的严严实实。

  但始皇帝从未有过气馁之态,豁达开朗,从不低头。

  这一番景象,结合上今晨王绾深受皇恩,现在恨不得为始皇帝去死的浓浓感激之情,让本意安稳的王绾也聊发少年狂。

  当初为秦国上下皆看好的成蟜公子,都败在政公子之手。如今苟延残喘的六国余孽,又能耐我大秦始皇帝如何?

  “我大秦论战,除武城侯外,无人可比蒙公。”

  王绾没有直说蒙骜说的对不对,而是夸赞蒙骜在战争领域的建树。

  蒙毅听到有人夸奖其大父,还很是受用。

  但很快,蒙毅就不受用了。

  “长平之战前,六国无有合纵之念。长平之战方一打完,六国合纵之盟约便到了昭襄先王桌案上。荒谬乎?荒谬也!此为范雎所为,为巩固王权也!武安君为宣太后同父异母之弟弟魏冉抚养长大,其为楚系外戚一派也。秦国当时宣太后,魏冉等人于朝政势力极大。若武安君灭赵,此功大如天。昭襄先王恐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