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6章 剑来_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己儿子来了,快步上前。

  王莽、刘秀几人一瘸一拐的直接去了‘咸阳宫’。

  一刻钟后。

  阿保机领着耶律德光到来。

  “大辽耶律德光,拜见始皇帝,拜见汉高皇帝。”

  “大辽..是你更改了国号。”

  “回始皇,是的。”

  “且说说如今天下局势吧,还有你在位期间的事。”

  耶律德光看了眼阿保机。

  阿保机:“如实照说就行,不用顾虑什么。始皇只想听真话。”

  “是。”

  简要如下:

  耶律德光,阿保机的次子。

  耶律德光本名,德谨。后因“慕中华文字”而取汉名“德光”。其相貌端庄厚重,秉性宽厚仁慈。阿保机在位时,军国大事就已多由他来裁决。

  公元922年,年仅二十岁的耶律德光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随耶律阿保机参加了一系列征服战争,立下了诸多战功。

  公元926年,耶律阿保机灭渤海国,返程途中病逝。

  此时就面临着一个问题,皇位该由谁来继承。

  阿保机是立了太子的,便是长子耶律倍。但皇位最终还是落到了次子耶律德光的手里。

  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耶律倍的战功、威望都不如耶律德光。

  不过最重要的是第二个原因:耶律倍汉化程度很深,尊孔尚儒,主张契丹全盘汉化。可掌权的皇后却不想如此,她更关心契丹贵族的传统利益。对于汉臣和汉人的农业经济、文化,她会借用,但并不愿看到其势力过大而影响到契丹民族自身。

  在阿保机的皇后干预下,无势力支持的太子耶律倍只好将皇位拱手相让于小老弟耶律德光。

  即位后的耶律德光改革官制,划分南北二面,实行胡汉分治。

  北面官以契丹旧制治契丹人,南面官以汉制治汉人。

  公元936年,石敬瑭以称子、割让幽云十六州为条件,乞求耶律德光出兵助其反对后唐。耶律德光亲率五万骑兵,在晋阳城下击败后唐军,助石敬瑭登基皇位。

  说到这,耶律德光四周看了下,没找到石敬瑭在哪。

  阿保机:“别找了,他不在这。”

  “他不是登基为皇帝了吗。”

  “我是说他不在宫殿,他被始皇罚了两万杖刑,打了几天几夜,还没打完。现在正在床上养伤呢。”

  听罢,耶律德光咽了口唾沫。这好家伙,两万杖刑,打了几天几夜居然没死??

  “继续说,等会我带你去见他。”

  “好的。”

  石敬瑭死后,其养子石重贵即位,为后晋第二位皇帝。

  石重贵比他干爹石敬瑭有骨气一些,但不多。

  即位后的石重贵愿意按辈分向耶律德光自称孙儿,但却不愿称臣。

  这可惹恼了耶律德光,经过几年拉锯战。

  公元947年,耶律德光灭了后晋,俘虏了石重贵,送往契丹境内苟活。

  秦始皇:“后晋亡了?”

  耶律德光:“回始皇,没错。但我没杀石重贵,他爹活着时见到我连个屁都不敢放,但他还算有些骨气,敢和我真刀真枪打一战。不管怎么样,反正我留了他一命。”

  秦始皇轻叹口气:“倒是许久没见到,不杀亡国之君的事了。接着说吧。”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