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章 这不是胡闹_朱明太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什么,朱雄英问道,“姑祖父的陵寝前,可有僧道祈福?”

  小玉儿就连忙说道,“殿下,郡王庙前自然有僧道侍奉。”

  朱雄英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说道,“令僧度牒送来名帖,姑祖父在世时最是疼爱咱。”

  这个时候小玉儿自然赶紧答应,不要说他不会反对,就是老朱和马皇后也不会反对。别看老朱曾经当过和尚,表面上也是比较笃信佛教,可是这些年也没少打压佛教。

  老朱在洪武元年的时候设立善世院,洪武五年又改成改为僧度牒。他也曾诏令精通儒书的僧人到礼部应试,不少和尚现在都是在大明礼部有了登记。

  虽说朱雄英传召僧侣这样的事情没什么问题,但是一旦这些事情牵涉到皇长孙,那显然就不是什么小事情了,皇帝和皇后很快就会知道,皇太子和太子妃也很快就知道了消息。

  朱雄英这边才刚刚到了坤宁宫,马皇后就问道,“雄英,这是打算给你姑祖父祈福了?”

  朱雄英就点了点头,很坦然的说道,“是有这个心思,咱亲自考校,才能说明咱心诚。祖母你就放心好了,孙儿不信僧道。”

  听到朱雄英这么说,马皇后才松了口气。要是她的孙儿笃信佛教或者道教,那就要头疼了。

  看着在旁边的小姑,朱雄英忽然问道,“祖母,小姑的婚事准备的如何了?可有合适人家?”

  马皇后看了一眼旁边的小闺女,说道,“多半还是在国子监选人吧,选个品学兼优的。”

  来一个金榜题名然后被皇帝赐婚这样的事情,在大明朝暂时不会出现。

  原因就是老朱对于科举取士有点失望,他其实在当吴王的时候就有这个心思,登基后也设立国子监,又诏令全国的州县都设立官学,作为天下士子的求学之所。

  只是连续的两次科举后,老朱发现这些进士的水平非常一般,所以老朱宣布停罢科举,科举眼看着就要停达十年之久了。

  当然这也就是会试,底下的院试、童试还在继续,一些品学兼优的虽说不能参加会试,但是可以凭此入国子监,这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出身。

  看着似乎没心没肺的小姑姑,朱雄英叹了口气,“这些个事情,也只能是咱跟着祖父、祖母一起操心了,你们先拟好名录,咱过去看看吧。”

  马皇后有些好笑,用手指头点了点朱雄英的脑袋,“你怕不是惦记着出宫去玩耍吧?你这般大的年龄,能看出来什么门道不成?”

  朱雄英就振振有词的说道,“咱怎么看不出来了?好些读书人虽然是会读书,但是品性未必就好。在祖父和祖母跟前,那更是恭谨谦逊。咱过去看看,装作寻常孩童,他们也没个防备,说不定咱就看出来了门道。”

  马皇后一想也有道理,说道,“那好,这个事情你留意一些,女儿家要是所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