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六十六章、九龙仓、上_重活之娱乐香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怎么可能不继续接触,现在我和内地好不容易联系上,工地都已经开始施工,停工是不可能的,而且通过这次风波估计我和内地之间的联系会更紧密,只不过,和以前一样,我只想赚钱,不考虑政治,即使通过这次事情我收获了那边的同情和好感也一样。”

  “当然我也的谢谢马氏兄弟,最起码以后我做事情不会那么高调了,还是在背后偷偷发财的好。“雷卫东在电话里说道。

  “雷少你能这样想最好!毕竟港英政府需要脸面的。”沈弼点头同意道,“要知道在香港,三方竞逐,鱼龙混杂,连我们汇丰银行都是在夹缝里生存。”

  “谨受教了。”雷卫东点了点头道:“不过,沈总这次打电话不会光为了这点事情吧!是不是有什么发财生意交给我呀!”

  “现在确实有一个好项目!只是不知道雷少有没有兴趣!”沈弼笑着说道:“不知道你对九龙仓有没有兴趣?”

  九龙仓收购事件!沈弼一提九龙仓雷卫东立马想起了这个在香港有名的收购事件。

  在70年代初期,九龙仓是怡和系为应付多个大型收购项目和发展计划而大量发行的新股,结果是造成大股东置地公司所持股份下降和九龙仓股价极度偏低。在70年初,置地拥有九龙仓的股权只有10%左右,而九龙仓股价亦徘徊在12港元至13港元之间。

  九龙仓发行股票不到1亿股,就是说它的股票总市值只有13亿港元左右,但九龙仓处于九龙最繁华的黄金地段,按78年同一地区官地拍卖落槌价以每平方英尺600-700港元计算,九龙仓股票的实际价值应为每股50港元。

  而且九龙仓旧址地盘如果加以合理发展,价值更是不菲,因此九龙仓的股票市值大大低于其实际价值,可谓是一块大肥肉。

  所以当时的李超人核定,即使以高于时价5倍的价钱买下九龙仓股也是合算的,于是大批买进,导致九龙仓股票大涨,到1978年3月份,九龙仓股价急速窜到每股46元的历史最高水平,这已和九龙仓每股实际估值相当接近了。

  这时候,李超人持有的九龙仓还不满2000万股,他不得不等股价回落,以稍低的价格将九龙仓增至18%的水平,近乎与怡和手中的股票数额旗鼓相当了,可以说如果李超人愿意,完全可以和怡和争抢九龙仓。

  不过这个时候怡和求助于汇丰银行,使得汇丰银行介入其中,李超人由于不想得罪汇丰银行,加上手里资金不足的原因,李超人退出收购战。

  这是船王包大亨看上了九龙仓,于是和汇丰银行接触,在汇丰银行协调下,78年8月份的时候,李超人主动将九龙仓股票出让给船王包大亨,而包大亨协助李超人承接汇丰银行和记黄埔的股票。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