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三章 香月楼(上)_鹿鼎外传之大帝传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谓诗会,不过是吸引人们的噱头,其真实目的还是为了拉客,而具体内容,就是香月楼在隔年的三月十五日这天,邀请各方青年才俊,达官贵人和商贾名流,来参加他们所组织的赛诗大会,最终的前十名,将有机会获得他们所推出的三名绝色清倌的梳拢权。

  之所以说是有机会,就是因为那三名清倌都是经过了精心调教,本身的色艺极为出众之人,而香月楼为了自抬身价,还故意给了她们有自主选择恩客的机会,所以才会扩大她们的选择范围,以免最后诗会无果,降低自家的影响。其实这种经营模式,现在并非香月楼一家独有,比如南京天香楼的‘秦淮诗会’和扬州明玉楼的‘鹤园诗会’,就是与之齐名的两大诗会,三者并称为江南三大诗会,每次诗会举行之时,必然是人潮涌动,气氛热烈,轰动四方。

  所谓知好色而慕少艾,戴梓家学渊源,多才多艺,少年风流,自然也想博得美人青睐,因此当损友王辙和严峻前来相邀,立刻就从后院翻出,三人一起前往香月楼。那王辙的父亲王涣,目前乃是湖州府通判,而严峻的父亲严皓,却是当地有名的富商,三人自总角之时就在一起玩耍,也算是发小,所以臭味相投吧。

  再说这诗会的地点,乃是在香月楼的后院,三人没有请帖,只好每人交纳了五两纹银,进入香月楼的大门。到了后院,才发现里面已经坐了很多人,更有不少人站在四周围候,一见这阵势排场,三人忙找了一处较佳的位置站列等候。

  这后院很大,前面建有一处高台,台前摆好了三张稍大的桌子,作为主位,后面又摆好了百十张圆桌方桌椅凳等招待贵客,每张桌子上都摆好了笔墨纸砚和瓜果茶点,此时约一半多的桌子都已有人落座,而两旁围观者更是不少。根据这里面的规矩,有请帖的都是贵宾,自然有座位对号入座,而那些没有请帖的,缴纳五两纹银也可以进入院内旁观,如果要想参加诗会,则必须要再出三两润笔纹银买纸笔,这既是炒作,也是一种敛财手段。

  此时诗会尚未开张,戴梓三人站着闲聊,正是紧张期盼之时,忽然就听到身后有人怪笑道:“吆喝,这不是王通判家的二公子么,怎么也有空上这里来啊?怎么不坐下啊,站着多累啊——”

  戴梓三人一听这话,明显是针对自己而来,因为王辙的父亲正是湖州府通判,连忙回头一看,只见来人正是他们的老对头——湖州府丞安知秋大人的三公子安群,此时他正与另外两名年轻公子一起进来,一行还有一位师爷一样的跟班和两名保镖。那安群损了三人一句后,不等他们说话,就自顾自的绕过三人,紧随另外两人径直走向三人侧前方的一张桌子坐下。

  若在平时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