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二章 风行诀_鹿鼎外传之大帝传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这些海量的物资里,其中的五成都由王府下属的兴盛商会承担,而另外九家共同承担了另一半,为此王府几乎花光了现有的家底库存,还变卖了一些古董字画等物,可谓是代价不菲。另外的几家商会,虽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除了收获了好的名气之外,还真正的收获了沐王府的友谊,这样在后来江山一统大汉重兴时,这几家商会都得到了政府的表彰,也因此而被政府给予了很多的政策优惠和大力扶持,从长远看来,同样收获巨大。

  十大商会花费了这么多的财产物资,先后救助了十余万的无家可归的灾民,医治各种伤病患者上万人,成功的帮助他们渡过了这场危机,减小了灾害损失,收获了广范的人心和口碑,算是为自家的商会作了一次最直观的宣传,没有白花那些巨款。

  当然,沐王府还借机收容安置了三千多名流民精壮,再加上他们的亲属,以及近千名孤儿,共计有一万五千多人,这些人最后都辗转送到琼州,成为了王府的忠心部属,算是物有所值了。

  对于江南十大商会的义举,河南山东江北江南等地的老百姓们,大多是赞赏的态度,士绅们则态度不一,不过基本都是冷眼旁观,有少数人员也参与进来,被沐王府记下了这份情义。而清廷的态度就比较的复杂了,一方面这些人的行动帮他们减轻了救灾的压力,有人认为应该予以嘉奖,可是另外一些官员又觉得这种行为,就是在打他们这些人的脸,因此心里极不舒服,想着要找些由头来治治对方。

  可惜的是,他们此时也不敢公然的打压这些商会,因为他们还是担心会因此而激起民变,真要发生这等事情,说不定会掉脑袋的,所以只能够在暗中捣鬼,或者在心里面悄悄咒骂几句,然后设法在上报的过程中,无耻的把商会的一些功劳据为己有。

  当然,有些地方官员还算比较尽责,于是就把这件事情给如实汇报到了朝廷,最后汇总到掌权的鳌拜那里。这鳌拜知道后却不以为意,随意笑道说,这些商人愿意花钱买名声,替朝廷排忧解难,那就让他们花呗,官府不宜过多的干涉,免得惹出不必要的麻烦。在这种思路下,清廷默许了这种行为,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予以了有限的配合,从侧面保证了整个救灾行动顺利完成。

  眼看着巨量的物资钱财花费出去,对于沐剑声的安排,王府内部的许多人也变得不太理解,包括刘一川、顾顺等人,都想不通他为何要花费如此的巨资,去帮清政府救灾,资助那些普通的老百姓。虽然帮助老百姓他们不反对,可是就此掏空王府的资财,他们觉得有点因小失大了。不过经过沐剑声再三的解释,他们尽管心有疑虑,还是很好的执行了命令。此后随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