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6章 猜想_超自然事件调查笔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6章猜想

  陆铭看到面前的胡晓铮研究员明显怔了一下,像是有些不明白一般,重复了一遍这个词汇:“未来?”

  “对。”陆铭说道:“就像虚粒子对的解释,其实是类似于‘黑洞之外的世界向黑洞‘借’了质量一样,这异常增多的质量,有没有可能是向未来‘借’了质量?’”

  传统理论认为黑洞是只进不出的。因为在事件视界——也即黑洞的边缘部位,在这个地方,黑洞的引力太过强大,其逃逸速度甚至超过光速。

  而光速是宇宙之中的速度上限。没有任何有质量物体的运动速度能达到光速,更不要说超过光速。

  陆铭在之前的一些案件之中,高度怀疑曾经经历过超光速航行。但他以及研究处的科学家俱都认为,那是通过某种机制,“绕”过了光速上限的限制。也即,虽然确实有超光速航行,但光速上限的存在仍旧成立。

  基于此,传统理论便认为黑洞只能进而不能出。但这却又违反了其余的物理定律,譬如黑体辐射定律。

  越小的黑洞温度越高。宇宙之中必定存在温度超过宇宙背景辐射温度的黑洞。黑体辐射定律认为,温度必然从高到低传递,那么,温度较高的黑洞也必定会向宇宙空间辐射能量。

  可是黑洞不是只进不出么?只进不出的话,还怎么辐射能量?

  一位名叫霍金的科学家最终研究出了一套名为“霍金辐射”的理论。他认为,黑洞可以通过霍金辐射这一过程向外界辐射能量。

  这其中便牵涉到了真空涨落所涨落出的虚粒子对。

  虚粒子对之所“虚”,是因为它其实是并不存在的,无法被人们观测到的——人们只能观测到实粒子,所以虚粒子一旦被观测到就不再是虚粒子了。

  而之所以要弄出“虚粒子对”这样一个概念,是出于数学上的需求。在数学过程之中,按照虚粒子的概念来进行相关计算会很好用,所以便约定俗成,采用虚粒子对的方式来对其过程进行描述。

  虚粒子对有两颗粒子,一颗具备正质量,一颗具备负质量。在黑洞周边,具备负质量的虚粒子会落入黑洞,由此便造成了黑洞质量的降低。

  具备负质量的虚粒子落入黑洞后,具备正质量的虚粒子便会由虚化实,成为可以被观测到的粒子并向外逃逸。

  由此,便营造出了“黑洞也向外辐射能量”的现象,既满足了黑体辐射定律,又没有违反“黑洞只进不出”的认定。

  ——没有东西从黑洞内出来,只是具备负质量的粒子落入了黑洞而已。

  但这种过程,从本质上来看,便是“外界通过某种过程,向黑洞‘借’了一部分质量”。

  由此,陆铭有了一种猜测。如果通过某种机制,能从外界向黑洞借取一部分质量的话,那么,有没有可能也存在一种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