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4章 第六百六十三话:大江集_娇娘发家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专门供人住宿,像来拜神的太太们要是在道观住下的,带来的下人多了,便就在山下住了。

  久而久之的,有些路过的过路人,经过这里也就进来住宿了。

  门口高挂了一个布幡,上头绣着一个大大的宿字,人大老远看着,就知道这里头可以提供住宿的。

  如此,倒也每天能接待不少人。

  宋秋他们头回打这里经过的,自然是知道的没这么清楚,还是看着走在他们前头的一行人突然下了官道往这边来,往这头一看,看到了个茶铺,这才跟着下来的。

  到了茶铺,也就知道这个大江集的情况了。

  当下天快黑了,今晚自然是要在这里住宿一晚的。

  大江村如今发展到已有三百多户的人家,不可谓不大。

  集市就村外这一片的溪流草地上,规划了一个个的摊位的,看着还真像那么回事,比平安大集的集市像样。

  且那一片,全摆满了,可见得不比镇上的集市小的。

  进了村子,密密麻麻紧簇的房屋院落,倒瞧着不像个村,反像个镇子了。

  打头一家就是茶铺,后头紧接着的,一连有五家门口挂了宿字布幡的人家。

  而对面一溜,院门打开,也像是镇上商铺一样的人家,有豆腐铺,有肉铺,有酒铺,有粮油铺,有杂货铺等,还有面馆小食铺子这些。

  倒是比平安大集的还要齐全热闹。

  这会儿是天快黑了,集市早散了,要是逢双的大集,这里那可是人山人海的,比镇上都不差的。

  茶伙计说起这些来,眉目间那叫一个得意,最后甚至是不避讳的说起自己知道的小道消息来,“里正就是我们村的,他家大孙子可是能耐人,考了秀才功名的!在县衙当文书!那是在县太爷跟前都说得上话的!过中秋的时候他回村来,说了一嘴的,我们大江村估摸着过不久就要升镇了,到时候,那就是大江镇!”

  “大江镇!听听,这名,多大气!”

  “到时候,我们可就是正儿八经的镇上人了,不用辛辛苦苦去镇上买宅子,也能成镇上人呢!真是老祖宗的坟头上冒青烟,保了大佑了!回头等今年过年,我可得给我家祖先多烧点纸钱呐!”

  他絮絮叨叨的,一脸的得意收都收不住。

  田根儿是个话唠子,还很八卦,出门在外,遇上啥人的,都能立时唠在一起来,一路上,也给打听到了不少消息。

  但他虽是话唠,虽八卦,但唠起来大多只是八卦别人的事,自个露底露的少,心里自有个分寸的,所以宋秋便不拘着他,有他在旁打听事情,也是便宜。

  这不,茶伙计这会儿就在他跟前唠这些话呢,两个话唠子碰在一起,那可是收不住的话头。

  茶伙计絮叨了这一大通,田根儿一脸不信的样子,道:“你们村要升成镇?凭么子呀?你这听得信有准?真是县太爷那里漏出来的风声,能叫你先知道了?”

  这世上有那么一种人,他说话你要是说不相信,那他非得要找出十八般证据的来叫你相信不可,什么怕不怕给自己挖了坑,怕不怕别人找麻烦的都顾不上的,就是这么较真。

  茶伙计恰好就是这样的人,且又是话唠子,那更是不得了。

  一听田根儿不信,他就上了头,“你说凭啥?嘁!第一,凭我们这里有个香火鼎盛的五福观呀!你外地的不知道,就是咱们县太爷他娘,都常来五福观呢!其他镇子,有几个有道观比我们五福观有名的?

  这第二嘛,自然是我们村方圆几十里最大了!正儿八经的三百多户人呢!加起来的人口,不说两千,那也少不了一千五,我们里正还管着附近好几个村子呢!

  为啥我们这里能有这么大个市集?那不就是因为离镇上远啊!从左边的莲镇到右边的东乡镇,这中间隔了近八十里呐!我们十里八村的,要去回镇上,多不容易啊!”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