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90章 畅游之后_梦回高考那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90章:畅游之后

  众人继续向前,红墙黛瓦三开间的碑殿,殿中有一只短脖巨龟,驮着一块大石碑,上书“治隆唐宋”四个醒目的鎏金大字,为清康熙帝御笔。据说康熙曾五次拜谒明孝陵,这四个字是他于康熙三十八年第三次谒陵时所题,意思是颂扬明太祖治国方略超过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并下旨命江苏巡抚宋荤、江宁织造郎中曹寅会同修理,这个曹寅就是曹雪芹他爸,立石制碑,以垂永久。碑的两侧,还有乾隆巡谒明孝陵时所题诗碑和刻载康熙谒陵纪事的卧碑。

  之后是方城。方城是座高约20米的方形城池,以大条石砌成,正中拱门内有一条台阶甬道,拾级而上,北面条石壁上刻有“此山乃明太祖之墓”,这就是宝顶,即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的陵墓。宝顶呈圆形,直径约400米,林木苍郁。南京市文物局等有关部门曾采用精密磁测证实朱元璋的地宫就在这下面。宝顶东西两侧各有石级可登城顶,城顶建有一座宫殿式建筑——明楼。

  孝陵对明清两代五百多年帝王陵寝的建筑格局、形制、规模产生巨大深远的影响,堪称明清皇家第一陵。后来历经六百年风雨沧桑,尤其是被清咸丰年间(公元1853年)清军与太平军之战火焚毁,其地表木结构建筑几乎荡然无存。如今我们看到的明孝陵,大多是后人按照修旧如旧的方法修复和重建的。在明孝陵东约100米处,有朱元璋长子朱标的陵墓遗址,称明东陵,仅存陵垣、陵门、享殿台基、台阶、御道、月台及宝顶等建筑遗存,断墙颓桓,芳草萋萋,令人无限感慨。

  穿过内红门,经过一段大道,就到了方城明楼,城前的桥叫做升仙桥,据说当年朱元璋的灵柩就是跨过这座桥进入地宫的。

  站在明楼前城墙眺望,整个明孝陵尽收眼底,山环水绕,树木葱茏,红墙黄瓦,跌宕起伏,气象非凡,不愧为虎踞龙蟠的风水宝地。

  这座地宫至今保存在坚固的山体内,未曾开发,也没有被盗掘过。南京的民间,曾流传着朱元璋死后从13座城门同时运出棺木的说法,因此有人说明孝陵其实是他的疑冢。当然,这只是市井巷陌的传说而已,对于朱元璋来说,有什么地方比紫金山能彰显君临天下的威仪呢?

  一路上,大家走了能有两个多小时了,都有些累了,此时的太阳已经开始西沉,钟山很大,看来今天再去中山陵在时间上有些不够了。不过经过这一个下午,大家对于这段历史教学,倒是很不错的体验。

  易扬很是担心李盈的身体能不能吃得消,于是提议,下山,余瑶知道了易扬的想法,对于易扬对李盈的关心很是羡慕,不由的恼怒李涛不懂得“怜香惜玉”。

  这里好在有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