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5章 委任重任_这个大帝是女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东莱某福,我许定一定热烈欢迎他。”

  能被郑玄看重,这些人才华肯定是有的。

  许定想不出为何郭嘉跟郑玄都有点讳莫如深的意思。

  郑玄道:“我要向伯康举荐的这五人都来自北海!”

  说到这时郑玄停了一下,然后注意着许定脸上的表情。

  被海国跟东莱可是成见很深。

  许定有点诧异,愣了一下,然后才回味体会着郑玄的意思。

  不由苦笑起来:“原来如此,我说郑公跟奉孝都打哑谜,原来你们是怕我……哎……郑公你们想多了,我只是对东莱的世家跟官吏有所不满,但是我并不排斥东莱的人才跟百姓,相信这一点你们都是明白的,难道说这五人都是东莱世家子弟?”

  听到许定这样说,郑玄就放心多了,摇头道:“非也,这五人都是寒门。”

  寒门!

  寒门顾忌什么?

  许定哑然失笑。

  接着郑玄让手下弟子去将五个东莱的人才叫过来,很快五个青年男子走了进来,先向郑玄拜礼,然后才向许定行礼。

  许定道:“都不用客气,在这里郑公最大,都坐吧,还未请教各位的高名。”

  许定这样说话,算是给足五人面子了,首先表示自己对他们一视同仁,并且会重视。

  五人挨个介绍道:

  “禀府君,学生北海朱虚管宁,表字幼安。”

  “禀府君,学生北海朱虚邴原,表字根矩。”

  “禀府君,学生北海营陵氏仪(后改名是仪),表字子羽。”

  “禀府君,学生北海营陵王修,字叔治。”

  “禀府君,学生北海孙乾,表字公祐。”

  管宁!

  管宁割席!

  原来是这位。

  邴原。

  邴原泣学!

  邴原自制,也叫邴原戒酒,这一位同样是名士。

  没想到这两个就是北海国的,而且都是朱虚县。

  氏仪这到是没听过,想来应该也是一位能人吧。

  王修也有所耳闻,是一个人才。

  至于最后的孙乾,这位在原历史中刘备当了豫州刺史然后被郑玄推荐过去的,从此成为刘备的二大说客之一,跟着刘备颠沛流离。

  最后刘备得了益州,好不容易得了一个秉忠将军,福还没有享受马上就挂了。

  说出来也是让人唏嘘。

  消化了五人带来的小小惊讶,许定想了想道:“有一事不明,虽然有郑公推举,但是五位应该都知道我东莱与北海国并不和睦,今你五人效命过来,不怕北海方面有非议吗?”

  管宁道:“宁从事何需与燕雀明晓!”

  口气很冲很大。

  傲得很。

  这是大佬!

  难怪最后会跟好基友华歆割席分座,各奔天涯。

  这脾气真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

  这是一个认准了一条道就走到黑的主,而且不接受反驳,这人要么适合做学问,要么就做一些得罪人的事,比如督邮之类的法家铡刀。

  邴原道:“东莱安定,法政清明,乃原之所向。”

  邴原只讲了来的原因,并不言其它,邴原家是彻头彻尾的百姓人家,而且少穷丧父,跟世家地主这一些本来就不是一个阶级的。

  这样的人可以许以相应才干的重职,但是不能成为心腹。

  接着是王修,他的意思跟邴原一样,而且此人跟邴原有差不多的身世。

  邴原是少时丧父,王修是少时丧母。

  氏仪道:“府君在营陵大破过管亥,庇佑过仪之桑梓,仪觉得无人敢言府君之过。”

  氏仪是带着报恩的想法,氏姓本来就不是什么大族,经过黄巾这么一折腾,自然有所损失,要不是许定带着东莱兵平掉管亥等人为首的黄巾,他的家族还不知道要蒙受多大的损失呢。

  所以这也解释得通。

  这样的人可以委任重任,嘱托密事。

  接着是孙乾。

  这一位不愧是后来刘备的二大说客之一,张嘴便道:“府君有容人之量,用人之明,文武兼备,且东莱法度清明,政令畅通,乾想不出还有哪里更适合发挥乾之才能。

  且老师推举,不敢二心。”

  先是拍了许定的一通马匹,讲了各种好,接着又说长者荐,不敢迟,充分表明了自己又是一个尊师重道之人。

  答得很完美,堪称滴水不漏了。。

  这让许定不由多看了孙乾几眼。

  果然此人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这样的人搞外交是最合适了。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