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三章 一条船上_六零种田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芝麻大小的种子。

  正如乔佳月所想,速生野菜即使已经被大力推广,但许多地方并不重视,甚至只作为牲畜草料。

  毕竟闭塞的地区,一手遮天的干部可不少,而好巧不巧的,三十里屯正是这样的地方。

  白玉姗作为烈士家属,免受磋磨,但日子依然好过不到哪里去。

  三十里屯食堂吃的口粮是代食品居多,今年抓了不少的蝗虫,晒干磨成粉,补充了些营养,社员才没全倒下。

  毕竟三十里屯今年受灾严重,即便是下半年,天气也不好,秋粮的收成可以预见的差。

  白玉姗从不怀疑乔母的话,如果些野菜长得快,能填饱肚子,只要平时摘下来晒干存好,那冬天就不怕了。

  转眼日子过去了好五六天,小学老师的事尘埃落定。乔元林帮忙出了卷子,最终考中的分别是一队的乔正关和二队的李淑华。

  同时,陈东方和乔父作为机动老师,偶尔要去学校帮忙上一些其他课程。

  在知道乔父榜上有名的时候,乔佳月很是惊讶,他是生产队长,照理说与老师不沾边啊!

  还真别说乔佳月,就是乔父都很惊讶。

  他去了解后才知道,这个所谓的机动老师是义务的,没有工分可拿,由大队长和大队书记联合推荐。

  乔父见辞不掉这个事,索性就来了个提议,全部大队干部都来当这个机动,不一定给学生们上课,但可以重新把扫盲班办起来。

  大家除了教社员们认字,还可以宣扬主席的思想,聊些科学种田、养鸡养鸭之类的事儿,正好为五年后打预防针。

  陈东方一听觉得很好,又是一桩政绩,乔宜兵则觉得这有助于增长自己的威望,其他的人,觉得当老师挺威风的,也没有拒绝。

  乔父嘴角勾起,现在整个大队的干部都算是半个老师了,等到五年后,高山大队的这些学生们还能做出什么过火的事呢?

  至于外面大队的,想到高山大队闹腾,那是不可能的事,即使是改成大队了,但姓氏聚居的地盘意识还是非常浓的。

  乔佳月听了乔父的主意,也觉得好,只有把所有人绑在一起,共同进退,才能去面对未来的风风雨雨。

  她很有自知之明,小孩就是小孩,别妄想着去做不符合自己身份的事,一不小心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了。

  想想她一个小女娃,去跟那些大队干部交涉,谁把她放在眼里?

  所以家里有顶梁柱,那这个家在大队里的地位都是不一样的。

  乔父晚上也在看书,学习养蚯蚓、种蘑菇的技术,于是乔佳月又兑换了个便宜的养鸡、养鸭心得之类的册子。

  不管怎么样,第一次上课的时候,总得有内容忽悠住社员才行。

  这边老师定下来了,那边兰婆婆也选出了人选,去医院进修的是她的儿媳妇杨树和一直跟她学习草药的一队乔学兵。

  杨树在接生和一些小病上已经能独当一面,这没人有意见,而乔学兵是乔宜兵的侄子,更没人反对。

  小学开学的开学时间,大队想了想,决定跟公社的一样,定在九月,不过那之前,先把扫盲班办起来。

  即使现在反对封建迷信了,但老人们还是悄悄地算了日子,大队干部从善如流,最后定在了三天后。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