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章 黑衣宰相姚广孝_蒸汽大明:别再叫我监国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钱多粮足,警卫对他们来说反倒是朝廷的眼线了。”

  朱瞻墡眼珠子一转,来了主意:“二叔,勋贵们不好下手的话就先从那些没有爵位的大臣那边动手。”

  “如何做?”

  “凡四品以上的官员,在京中的,皆配备一名警卫员,与其成为直属关系,可以自己从军中挑选,甚至可以自己举荐,只要过了咱们警卫司的审查就好了,这个费用朝廷掏钱。”

  朱高煦犯了难:“这样陛下会答应吗?”

  “二叔您可以去试试看。”

  朱高煦怀着怀疑的心情,先告别了朱瞻墡去向刚退朝的朱棣汇报。

  朱瞻墡不由的感叹朱棣还真的是辛苦,一天基本上的轮轴转。

  来到朱棣的书房,之前被朱棣发疯打砸了一番的书房现在基本上是恢复原样了,东西都换了新的。

  朱高熙刚进书房便见到一个黑衣和尚,头上点着戒疤,留着白须,身材颇为高大,当然并不足以和朱棣朱高煦这般行伍之人一样壮硕。

  黑衣和尚行礼:“汉王爷。”

  朱高煦忙回礼:“大师,您也在啊,许久未见大师了,大师身体如何?”

  “劳烦汉王爷挂念,贫僧一切安好,汉王爷面露红光,想来是有喜事。”

  朱高熙嘿嘿笑着,并不掩饰自己的喜悦。

  黑衣和尚正是朱棣的最强谋士,也是靖难之役的主要推手,姚广孝。

  要说朱棣能当上皇帝姚广孝可谓是居功至伟,当然朱棣身上背着的骂名一半要背到姚广孝身上。

  朱高煦将事情告知了朱棣,警卫司才几天能做到这样朱棣依然十分的满意,也得益于朱高煦在军中的分量,至少招收警卫的事情就是他一句话的事,想要来做的人可是不少。

  永乐大帝显然今日心情也不错,表扬了一下自己二儿子做事不错,然后甚为满意的和姚广孝说警卫司的提议。

  姚广孝是个极其聪明的和尚,听完警卫司的想法后也不由的称奇:“若是真能做到如预想一般,那是大大的有好处。”

  “大师都认同,那我就更有把握了。”朱高煦笑意更胜。

  姚广孝双手合十:“汉王爷,事是好事,但是切记过程中要尽可能的轻缓柔和,不可过急。”

  “多谢大师提醒。”

  朱高煦又将今天朱瞻墡的提议说了出来,朱棣听完倒是微微皱眉:“此事晚点再说吧,大师也说了不可过急,慢慢来。”

  此事姚广孝倒是改口了:“陛下,这个警卫员的提议倒是可以现在就实施,只是警卫员的人选让大臣们自己选,只是如同汉王爷刚才所说必须经过警卫司审查,并且军籍得在军部,不得是私兵。”

  “大师,这……”

  “陛下,汉王爷关于警卫员的提议极好,特别对于文臣来说,文臣不善军事,家中府兵怕和家丁一样没什么作用,陛下给派兵士,甚至任由他们挑选,他们选个随身跟着自己的兵士提他们管理府上的家丁又负责完全事宜,是得了大好处,而且也是给诸位大臣正式说明陛下您成立警卫司的决心。”

  朱棣思考了一会过后说:“准了。”

  朱高煦甚为高兴正要走时姚广孝叫住了他:“汉王爷,为您出谋划策的谋士是哪位?”

  朱高熙和朱棣对视了一眼都带着些许的笑意,朱高煦反问了一句:“大师,就不能是我自己想的吗?难道大师觉得我想不出主意来。”

  姚广孝摇头:“汉王爷您是带兵打战的能手,陛下的左膀右臂,但是大殿上一群文臣可经常与您争锋,若说您为他们着想在先,老衲……”姚广孝话未说尽,微微笑着摇头。

  朱高煦便直说了:“我的谋士父皇也是知道的,就是大哥家的老五瞻墡。”

  这下轮到姚广孝错愕了:“陛下……”

  朱棣点了点头,姚广孝马上神情慌张的接着说:“陛下可否允许老衲见五公子一面?”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