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1、唯心与心学_玄幻必须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有了深刻的反思和认知。”

  “他认为理学所言,君子需格知万物,而后能行,认为是有误的。”

  “为了验证格物。”

  “阳明先生年轻的时候曾经格过竹子,他盯着竹子看了几天几夜,想着关于竹子的道理和知识能否自动领悟,结果直到晕倒,也什么都没有得到。”

  “通过实践,他知道,格物是行不通的。”

  “单纯的一个竹子就这么难格,就算方法对了,要穷尽研究,一个竹子的所有知识,他也无法将其全部知晓,更遑论宇宙万物?”

  “人,是无法知晓宇宙的。”

  “格物本质上就是现代科学所做的事情,并且做到了极致,但是现代科学,数十上百万个领域,成百上千万的科研工作者,他们对于世界的领略,可曾有亿万分之一?”

  “有一人,可以尽知宇宙否?”

  “不能。”

  “即便是那位博士,他研究出了大统一模型,对于宇宙的知晓程度,也不及亿万分之一,要以客观无穷去证宇宙唯一,哪怕博士的方法可行,也是南辕北辙。”

  “真正的宇宙。”

  “从来就不在外,而在内,这也是陆九渊曾领悟的,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

  “阳明先生在龙场的时候,悟道了。”

  “他说,心即是理。”

  “针对前人心学总结,他是……”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你所看所知,才是宇宙,宇宙因你在而在,看似唯心,实则不然,心学并不唯心,这是主客观的和谐统一。”

  “针对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他是……”

  “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份。”

  “在心即理的基础上,阳明先生论证了世人皆可成圣,而成圣的缘由在于四个字——性自足也。”

  “禅宗也讲见性成佛,不向外求。”

  “所以,圣人自在心中。”

  “心中圣人,如何表现出来,成就圣人,则是知行合一。”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心中有了善意而不去做,那便是不是善意;心中有了恶意不做,便也是为恶,要主动去祛除恶意,方是知行合一。”

  “而知行合一的基础,是性,是人之初性本善,是良知。”

  “因此,就要致良知了。”

  “这便是‘性自足也’成圣的实践所在,也是解决社会矛盾的绝佳良方,是对道德经中道的一种补充。”

  “是天地人的契合。”

  “在我看来,心学是人类文明的最后一块拼图。”

  李和的力量体系是唯心,而心学却不唯心,这看似矛盾,却让李和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忽然就领悟了在《七劫轮回证菩提》中佛家的核心思想。

  佛说,世界,既非世界,是名世界。

  真正的唯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